23鲛人,花棒,余西城-第2/2页



    宿荣辅一番真言,说的磬王冷汗淋漓:“收,先从周家开始,这件事由你亲自主持。”

    “可是另外四家······”,宿相国面有难色。

    “明天是夫人大寿,相必各位大人都会过府祝贺,本王先替你敲敲边鼓。”

    城西余府。

    这是一个三进三处的标准四合院,大门向南,倒座房住了仆人,前厅是牙行东家余西城(爱新觉罗老将军的汉名)处理商务往来的议事厅,

    第二进院落堂屋住了余西城和正妻康太太,一对花棒双胞胎,儿子住了东厢房,,女儿住了第三进后花园里的绣楼,丫鬟婆子多在后罩房休息。

    说起这爱新觉罗将军,当年周家二公子向死而生一番规劝,竟然真的马放南山,自打改名余西城的那一刻起,便将那一腔热血化作冷月清风,天天今朝有酒今朝醉,野渡无人舟自横。

    但是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某日老余下网打鱼时捞起了一对翻了船的渔民夫妇,男人被河蛟咬断大腿不治而亡,女人倒还有全乎身子,作为渔民,老余当然知道如何救治溺水女子,就这样年近花甲的老余和如狼似虎的鲛氏有了肌肤之亲,一年后竟然花开并蒂,有了儿子和女儿。彼时老将军乡愁正浓,借诗仙一首《春思》——

    燕草如碧丝,

    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

    为儿子取名余怀归,女儿取名余碧丝。

    (更多的传言却是余老将军救了一个东海逆水而来的鲛人,余府之所以建在码头边,正是因为鲛太太夜里必须泡在河里休息)

    老年得子,又是一对花棒,老将军陡然年轻了十岁,是的,为了一双可爱的儿女,也该继续奋斗二十年呐。

    就这样,老余扩大了码头,建了鱼市,自己当了牙子。周楷为了笼络人心,顺势将那牙行、塌房,门摊,落地税等等一并交给他搭理。商人来来往往,原就是一本糊涂账,老余只管收钱无心记账,到了年底,上交千把两银子也就过了关,那些收税的官儿谁敢薅学正大人盟兄的羊毛?再后来学正老爷保媒,余家千金和姬家儿子合了庚帖,算是大明公主和大清亲王‘相逢一笑泯恩仇’,余府在磬州的地位更是无人撼动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