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城外追逃



    太尉府门洞开,空无一人……

    御林军搜遍了太尉府,高俅不见了,跟高俅一起消失的,还有东京汴梁城阙构建图。

    赵桓突然发现,今天这位来找高俅寻仇的女子帮了他一个大忙,若不是这位女子挟持自己来到太尉府,自己根本没有想到,堂堂一个大宋朝的太尉弃城而逃,如果高俅投靠金人,汴梁城的下场不堪设想。此时,扈三娘跪在赵桓面前,说道:“小女子一心替我丈夫报仇,因此冒犯陛下,民女求陛下开恩,让我去追上那奸贼,手刃高俅这个狗贼!”

    赵桓笑道:“若不是你挟持了朕,要找这个高俅报仇,我还不知高俅已经出逃!朕命你追回汴梁城阙构建图,将功折罪!”扈三娘万万不曾想到,似这等挟持皇帝的行为,可是夷九族的重罪,却被赵官家如此轻描淡写地放过了。扈三娘有些不敢相信,她问赵桓:“陛下,高俅那厮,民女将如何处置?”

    赵桓说:“高俅虽是朝廷命官,但在国家危难之际,弃城出逃,置汴梁城军民生死于不顾,他怎么配做殿帅?朕现在就撤了高俅的职,命民间义士扈三娘替朕追寻在逃的贪官,高俅的生死全凭娘子处置!”

    听了赵桓的话,扈三娘再次拜倒,流着眼泪说:“大宋的百姓,盼望明君出世,如盼枯苗盼甘霖!你的这道旨意,如果让拙夫听到,不知道他该有多么高兴啊!”

    赵桓想了想,对扈三娘说:“现在金军围城,正是朝廷用人之际,朕命你带着你的丈夫进宫去见朕!”

    “这……这个,回禀陛下,民女的丈夫身患风瘫之症,怕是不能纵马疆场,为国出力了!”

    赵桓对扈三娘宽容地笑笑说:“报效国家,不只有纵马疆场这一条路。朕听闻你丈夫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被高俅所害,在不得不流落在江湖……现在汴梁城危如累卵,朕要你丈夫为朕找回当年的弟子,快速帮助朕组织起一支守城的义军!”

    三娘听了赵桓的话,喜出望外地说:“这么说,陛下是要为民女的丈夫恢复名誉吗?”

    赵桓点点头说:“当年林教头误入白虎节堂,本身就是高俅一手制造的冤案,你丈夫被逼得走投无路,才上了梁山泊,林冲造反,并不是为了打家劫舍,大秤分金,他只是想报灭门的仇恨而已,这样的人才,朕自当体恤……”

    扈三娘听了赵桓的话,重新跪倒,将头像捣蒜一样“咚咚”地磕在地上,她说:“官家,民女听到官家这番话,民女和民女的丈夫哪怕就是与金军战死,也能含笑九泉!”

    汴梁城城阙构建图是汴梁城守城地图,图上标注了这座古城的水道,河流的走向,外城及瓮城的高度、箭楼的设置的位置,还有,就是守城军士的分布情况,这幅地图一直藏在锦盒当中,放在殿帅府的密室之中。金军围城,高俅想用这幅图给自己和自己的一家人换一条活路。

    汴梁从战国期间就开始建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都相继在这里建都。大宋朝赵家的江山是从后周柴氏手中拿过来的,所以都城也接续了原来的位置,设在了汴梁城。汴梁城中有一条密道,建于后周,后来这条密道又在徽宗时期重新修复,徽宗扮成学士的样子,从这条密道当中出城游玩,也常利用这条密道去勾栏瓦舍中私会情人。后来,高俅利用自己做殿帅的便利,将这条密道一边挖到太尉府,另外一个出口修到了城外。

    高俅是一个长期在市井中厮混的人,他知道自己这种欺上瞒下的手段早晚都会露出破绽。举国上下都把他和蔡京、童贯、杨戬合称“四贼”,对于这些朝野上下的非议,他早就心知肚明,一方面用全力哄好徽宗皇帝给自己撑腰,一方面偷偷地给自己准备后路。金军围城,城破在即。高俅压根就不想好好地守住汴梁城,而是想到,如果都金军攻破城池,自己也会跟其他人一起玉石俱焚,与其要做金兵的俘虏,那就不如先走一步,从密道出城之后,投降金军。

    高俅化妆成一个教书先生的打扮,他的心腹陆虞候扮成了一个随从,高衙内扮成太学士。他们选了一大批古董珍玩,作为献给完颜宗弼的见面礼。将家里拿不走的纹银和珠宝全都埋了起来。高俅以自己要亲临战场为名,遣散了府里的佣人,晚上,三个人趁着夜色的掩护,从密道里偷偷地逃出城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