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征服私访-第2/3页





    姚崇不说话了。

    “吐蕃与大唐的边境主要在剑南道与陇右道,在这些地方大唐的防御,无论从兵力还是兵员质量上,都不惧吐蕃入侵。唯独西域这一块对我们来说是个软肋,若不提前做好准备,必会被吐蕃所乘。”

    李隆基点点头道:“小闲说的对,我们是得提前做好准备。”

    卢小闲沉吟片刻道:“若仅仅是吐蕃入侵,我们防守也就罢了,臣最担心是……”

    “担心什么?”李隆基追问道。

    “不说也罢,但愿不会发生!”卢小闲摇头道。

    “小闲,你说吧!”

    “臣担心的是吐蕃与突厥联手对付大唐,那西域则危矣!”

    “吐蕃与突厥联手,怎么会呢?”姚崇惊叫道。

    “怎么会?老姚若你是吐蕃的赞普或突厥的可汗,你难道想不到联手,他们一旦联手,从两个方向同时对大唐发难,对大唐来说岂不是灾难?”

    沉默良久,姚崇点头道:“定国公,你分析的有道理。说吧,需要我们怎么做?”

    “派一个人去统领西域事务,做好防范准备,一旦有事,不至于事态不可收拾,然后再想办法逐一击破,唯有如此,别无他法!”

    李隆基问道:“派谁去?”

    “阿史那献!”卢小闲毫不犹豫道。

    “阿史那献?”李隆基摇摇头道,“当年,阿史那献流放被召回,中宗皇帝问他的志向,他说只想在长安终老一生。后来,太上皇执政时,也过问过他的事情,他还是那句话,不要任何官职,只想在长安好好生活。开元元年,朕专门召他入宫,与他畅谈西域之策,他闭口不言,只说了一句不想涉及西域之事,最终不欢而散。正是这个原因,他现在一直都没有个正式的官职。你现在又重提此事,他会同意吗?”

    卢小闲摆手道:“陛下说的只是表面现象,以前提及此事的时机不对,他自然不会出面,但现在不一样了。西域一直就是前西突厥的领地,他是阿史那家族的继承人,肯定一直在关注着这个地方,若吐蕃与突厥联手搅乱西域,他怎会无动于衷?要想出面,靠朝廷强迫自然不行,但臣有办法让他自己主动请缨,到时候陛下照准就是!”

    “你有把握?”李隆基一听大喜过望。

    “陛下,臣何时做过没把握之事?”

    李隆基点头道:“朕信你!”

    卢小闲笑嘻嘻道:“若陛下不放心,择日臣与陛下去微服私访一下,亲自去见见阿史那献?”

    李隆基干净利索道:“何须择日?择日不如撞日,就明日了。明日朕与你一同去会会阿史那献。”

    ……

    初冬,天刚蒙蒙亮,住在长安常乐坊的阿史那献便将管家郭苟吆喝起来,让其继续煮粥赈民。

    郭苟带着几个家人在宅前搭起的临时赈粥棚里,就忙活开了,先将支起的十几口大铁锅涮洗干净,然后淘米下锅,放柴火煮粥。

    一时间,棚里热气直冒,没等粥煮沸,四周已经聚拢来了一大帮乞丐和难民。

    京畿道遭遇了一场百年未遇的旱灾,到处是庄稼荒芜,路有饿殍。仅长安城一处,就聚集着成千乞丐。

    阿史那献虽然是突厥人,家境也不殷实,但还是以慈悲为怀,义无反顾做起放赈的善事。

    半个月下来,门前的铁锅从最初的两三口变成十来口,虽亏空无数,却也救济了不少的乞丐和难民,一时间,长安城里四处传诵着阿史那献的美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