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卢家大院-第2/3页





    正说话间,天空骤然黑得象锅底一样,雷鸣电闪,狂风暴雨。

    “不好!”卢小闲与程德彰齐齐冲出了屋子。

    学生们吃完早饭,已经聚在私塾内等着夫子上课呢。私塾房顶上的稻草,被狂风卷起抛向天空,又纷纷扬扬的飘向无边的圹野,暴雨从被掀开的屋顶,像瓢泼似的浇在学生们的身上,有些年龄小的被这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吓得大哭起来。

    此时,程夫人杨香临危不乱,比程德彰还要镇定,大声喊着:“别害怕,是‘龙过峡’快趴下!”

    学生们很听话的趴在了地上,有几个大一点的孩子,拥抱着把年纪小的围在中间,胆小的吓得瑟瑟发抖。

    杨香拿出一杆大秤和秤砣一起挂在草屋中间的柱子上, 说这样能镇住狂风。

    好像真有点灵验,不一会儿,外面风停雨息,乌云散去,草屋总算没被风刮倒。庆幸私塾这里是狂风的边缘地带, 风只把 把草屋顶掀了个大洞,也算是有惊无险。

    瞅着眼前这一幕,卢小闲不由赞叹道:“令夫人,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呀!”

    听了卢小闲的夸奖,程德彰面上有光,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旋即,卢小闲又正色道:“私塾这屋子还得翻新才行!”

    程德彰刚要接口,卢小闲已猜到他要说什么,直接道:“银子的事,我来解决,您只需要考虑这私塾扩到什么规模比较合适!”

    卢小闲走后,程德彰心里一直在琢磨:卢公子要扩私塾,什么规模比较合适呢?

    ……

    幽州城郊外山青水秀的杨柳村,是卢氏家族的发迹之地。

    卢家大院坐北朝南,大院背靠一小山,正对着数十亩良田,视野开阔,环境优美。

    面对正门前方的大田平整开阔,中间却突然生长有一小小山坡,常年青山绿树。大门正前方不远是一条小溪缓缓流过,清水长流,玉带缠绕,鱼虾戏水,共舞龙门。小溪流经有三个回水沱,像三颗珍珠点缀在小溪这条玉带上。

    据说,当年,卢家大院的修建选址是非常讲究的。主人先后请了当地一带有名的四五位“风水先生,仔细研究了好几年才着手修建。

    武则天御赐的“范阳卢氏”四字牌匾,就悬挂在大门之上。

    卢家大院的房屋地基均由上千斤重的条方形石块垒彻而成,少的地方有两三层,多的地方有七八层,十分牢固。条方形石块上雕刻有马或鹿子等动物,以示喜庆祥和。房屋的立材柱子全为杉木,粗的足够一人环抱。雕花木窗密布四周楼阁,有草、有木、有虫鱼、有鸟兽,栩栩如生,形象动人。每个天井屋檐造形十分讲究,凌空飞檐。

    卢家大院的布局是标准的三进院,独立的三个院子连在一起,院子建筑布局严谨,造型优美,墙壁为石砖,镶以砖、木、石雕;屋顶脊卧兽飞,檐牙高啄,钩心斗角,巧夺天工。每院分前厅、中厅、后厅三座房;对檐是厢房,门窗墙体全系精雕细刻的各种图案。按大唐礼制,这已是百姓人家最高规格了。

    每次来到卢家大院,卢小闲都忍不住要感慨番:这处房产要放在后世,没有上亿元也值个几千万了。

    创业难,守业更难。范阳卢氏渐渐从兴旺走向衰败,早已经没了早年祖上的风光。

    进了大院,卢小闲径自向三进院的第一进而去,这里离大门最近,属于前院,由奴婢和下人居住。

    卢家的主人们都住在内宅,也就是第二进和第三进院。卢无稽是卢若良的第四子,但与三个兄长不同,他只能与下人一起住在前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