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忠悯寺-第2/3页





    大雄宝殿正中供奉着“华严三圣”,正中的毗卢遮那佛端坐在须弥座上,文殊、普贤分立两旁。三尊塑像妙相庄严,雕制精美,大殿两侧为十八罗汉坐像。

    悯忠台又名念佛台,台基高约三尺,周围护以砖栏,殿堂建于台上。悯忠台院中有一具石雕香炉,雕镂精致,刀法细腻,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悯忠台后面的殿堂是净业堂,堂前有一巨大石钵,双层石座,周围雕着海水花纹和山龙、海马及八宝等形象,雕刻极为精美。净业堂内供奉着一尊巨制毗卢佛像,高及屋顶,共三层,整座佛像古朴、精美。

    最后的殿堂是藏经阁,大殿全部用青砖铺地,阁上供奉着大士像,为木胎干漆所制。

    法源寺以花事著名,寺内的前庭后院都种植了丁香,这里的丁香号称“香雪海”,芬芳浓郁,极负盛名。前院有唐松矗立,钟鼓楼前宁柏相伴。藏经阁前的银杏有几百年的历史,树冠如盖,枝繁叶茂,荫蔽半院。寺内翠竹、松柏掩映,菊花夹道,丁香满院,文官果、龙爪槐、海棠、古槐等郁郁葱葱,把整座寺庙点缀得格外幽雅、清静。

    此时是丁香盛开时的季节,一些读书人自发在这里举办丁香诗会。

    佛堂的那种简单的布置只有庄严,肃穆的感觉,卢小闲感觉到了古刹的幽静和安宁,这里少了城里的喧闹。他看到一位年轻人跪在佛前的蒲团上,手持佛经,口中低语。还有一位老者在佛前行大礼,全身伏地,一次又一次,五体投地。

    他们并不是和佛交换,祈求佛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对他们来讲,这是信仰!520 

    在忠悯寺游览的这一路上,卢小闲始终觉得有人在偷窥着他们,不仅是卢小闲,就连张猛也发现了。

    在远离洛阳的忠悯寺,竟然有人关注他们,这并不是让人愉快的事情。

    卢小闲瞅了一眼张猛,张猛点点头。

    几人继续往前走,但张猛却突然不见了踪影。论起盯梢来,这世上没有几个人能与张猛想媲美。在这一点上,卢小闲还是很有信心的。

    离开了忠悯寺,吟风与弄月恋恋不舍。

    卢小闲笑道:“这里离幽州城并不远,想要来时,随时可以来!”

    望着金灿灿的花海和墨绿的麦田,依旧是醉心动情的。

    时候不早了的,夕阳正缓缓西沉,卢小闲静静的负手而立。他虽末带回一朵花、一疋草、一条藤、一片云,可却把该在春天带回的东西带回了。让一些该在春天醒来的东西醒来了,让一些该在春天绿的、红的、粉的色彩缤纷起来了……

    终于,一个身影远远疾速而来,不一会便到了近前。

    “什么情况?”卢小闲望着气喘吁吁的张猛。

    张猛脸上露出促狭的笑容:“你恐怕想不到吧,这寺里竟然还藏着一个熟人呢!”

    “熟人?”卢小闲眉头一挑,“是谁?”

    张猛轻轻吐出了一个人的名字。

    卢小闲听了,不禁哑然失笑:“还真是老熟人哩!”

    说话间,卢小闲转身朝忠悯寺的方向望去,自言自语道:“看来得找个合适的时间,专程拜访一下他了!”

    ……

    黎明的曙光揭去夜幕的轻纱,吐出灿烂的早晨。

    “莫道行人早,更有早行人”。此时,卢小闲与卢小逸正披雾行走在乡间小路上。

    麦田被田埂分成了一块块,错落有致地依偎在土壤上,偶尔有风吹过,麦苗便会掀起一层层迷人的浪。静谧的晨曦中,能闻到小山的气息,还有飘拂而来的各种树木花草的芬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