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冲喜-第2/3页





    太平公主准确掌握了李重润的弱点,她非常清楚,自己所说的已经在李重润心里种下了种子,一旦李重润认可了这种说法,将来有一天这种子肯定会生根发芽。

    ……

    自从李显回归帝都后,魏王武承嗣便一病不起,这段时间他既没上朝,也没晋见武则天,病情却每况愈下。

    武则天放心不下武承嗣,便与上官婉儿一起来魏王府探视。

    见到床榻上的武承嗣,武则天不由大吃了一惊。

    武承嗣气若游丝,眼窝深陷,双目紧闭,脸色青灰,颧骨高高地凸起。整个身体都收缩了,瘦弱憔悴的不像个样子,显然已病入膏肓,哪还有往日的风采。

    武则天皱着眉,问一旁的武延基:“太医看了怎么说?”

    武延基带着哭腔回道:“太医说父王本有旧疾,因心中郁气集结又添了新恙,昏昏然已没了求生之欲。若不除去心病,恐怕拖不了多长时间了。”

    病由心生,还须心除。

    这么多年来,武承嗣一直盯着太子这个位置,想要成为太子继而当上皇帝。因此对武则天极尽讨好巴结之能事,大树特树武则天的绝对权威,给她献上“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等一系列尊号,并以“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作依据,千方百计钻营太子位,伙同酷吏迫害李氏诸王。

    武则天在众多大臣的极力劝阻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情况下,经过长时间的痛苦抉择,最终将流放在房州的李显召回,立为太子。

    此举对武承嗣来说,无异当头一棒,于是他怒火中烧,肝肠寸断,焦愁沮丧。书吧达 

    武则天当然知道武承嗣的心病是什么,但李显已做了太子,怎么可能为了解除武承嗣的心病,再把太子之位给他呢?

    这一瞬间,形武则天不禁有些瞧不起武承嗣了。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人生在世,有时候熬过了必经的苦难,才有机会获得想要的福气。

    太宗驾崩后,武则天和许多的妃嫔就都送到感业寺去出家。当尼姑的日子自然不太好过,吃的、穿的、用的都没宫里好不说,更难耐的是寂寞和前途渺茫。

    但是,武则天坚持下来了,整整坚持了三年,最后终于翻身了。

    若若没有感业寺三年的坚持,怎么可能有现在的大周王朝?

    武承嗣现在遇到的坎,与武则天当年吃过的苦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想到这里,武则天顿时有些兴趣索然。

    不论是武家人,还是李氏宗亲。这一群大男人,没有一个让武则天能瞧得上眼的。

    这世上,不会再有第二个武媚娘了。

    向武延基叮咛了几句后,武则天郁郁离开魏王府回宫去了。

    回到宫中,武则天愁眉不展,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上官婉儿知道,陛下是在为武承嗣的病情而忧心,也不敢去打扰她。

    过了好一会,武则天冷不丁问道:“婉儿,你说说,现在让南阳郡王尽快成亲,为魏王冲喜,可行与否?”

    “冲喜?”上官婉儿听罢愣了愣,敢情武则天一直在考虑冲喜之事。

    所谓冲喜,一般是男方或男方长辈病危,想借助婚喜慰藉挽难, “一喜压千灾”,以期让病人因此脱尽晦气而恢复健康。

    古人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或久病不愈,是因为某种凶神恶煞作祟,通过迎娶新娘,以鼓乐喧天、礼拜天地,壮大正气声威,让喜神把邪气和病魔都冲走,以吉压凶,以喜抑斜,使病人借大吉大喜的神威战胜凶祟,转危为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