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仙人镇-第2/3页





    “不急不急!”赵亮解释道,“仙人镇每月逢九才开集市,平日里没那么热闹。今日是三月十四,要想去还要等上五天才行!”

    回到府上,卢小闲立刻把刑峰找来。

    卢小闲对刑峰交待道:“你带着陈三和吴六,立刻赶往仙人镇,去开一家馆子!不要怕花银子,越快越好!”

    “开一家馆子?”刑峰一头雾水,茫然的问道,“开什么样的馆子?”

    &n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bsp;“只要能吸引契丹人和奚人来吃饭就行!”见刑峰还是不明究里,卢小闲直截了当道,“仙人镇是个龙蛇混杂的地方,也是打探消息最好的地方。开饭馆只是个幌子,最终的目的是要打探我们需要的消息!”

    刑峰听罢,恍然大悟:“我明白了,主人放心吧,我这就去办!”

    ……

    三月十九早晨,天刚刚亮卢小闲便已经与赵亮等人聚齐,他们雇了几辆马车,朝着仙人镇而去。

    一路上行人匆匆赶路,挑着担的,背着篓的,牵着驴的,比比皆是,都是前往仙人镇集市的。其它一些州县的商贩也会提前一日赶到仙人镇,在开集这一天向逛集市的人兜售自己的货物。

    仙人镇之所以如此有吸引力,是因为它所处的位置非常特殊,他离营州城、饶乐都护府、松漠都护府均不算远。契丹、库莫奚、突厥、东胡、靺鞨、鲜卑、高丽在这里有几十万人聚居,这么多人都得要生活,自然也就促进了仙人镇的集市交易。

    那些异族人大多带着骡、马、牛、羊等牲畜,驮着奶食,药材、皮毛、肉类,而大唐的商贩则赶着车队,拉着小米,稻谷、茶、布匹前来。

    集市要在营州都督府官员们的监督下进行交易,根据集市位置的好坏,生意的大小,占地的多少,每个摊位所要交纳的费用,从十文钱到数两银子不等。

    集市上各类物品琳琅满目,来往的行人很多,虽不到摩肩擦踵的地步,但确实十分热闹。

    集市有了,人流也有了,怎样才能够把自己的东西卖出去?各方商贩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挂幌子,有敲锣打鼓,有摇铃晃荡的小贩,还有

    直接用不同语言直接进行吆喝的,总之会通过五花八门的手段,来吸引客人的注意,让人叹为观止。

    在所有的商人当中,属粟特商人最为精明。

    粟特人天生善做生意,利所在无不至。

    当然,做一名成功的商人也是很不容易。粟特人不仅对运送佩特沿途路线、水源、牧草等情况烂熟于心,而且能在阴天夜间、沙漠戈壁上辨别方向,能预见到天气变化,还要会熟练各种语言。他们机警灵活,善于周旋,临危不乱,有勇有谋,做生意的这些本领既有家传师承,更主要的是靠长期用心熟记和不断总结和积累。

    在骡马集市中,还有一种特别的职业叫“牙郎”。

    “牙郎”是协调买卖双方成交的居间商,他们居于买卖人双方之间,从中撮合以获取佣金。

    &nbs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

    p;做牙郎的学问也颇大,他们要懂牲畜的口齿和特点。

    一般来说,四六口是牲畜最强壮的年龄,也就是指牲畜四至六岁,中渠平十岁零,牙上面的一圈一圈的渠磨平了,就说明老了。好的牙郎看骡马不用看牙口,就知道这是几岁口,看眼睛就知道骡马是否有病。

    当买主看中要买的牲畜后,买卖双方不公开议价,靠“牙郎”在双方间通过一番衣襟底下捏手指的讨价还价,达到双方认可终而成交。

    在这种交易买主与卖主并不知道双方成交的实际价格,也无需知道,因为他们付出、收到的都是自己认可的款数,虽然买卖双方心里都清楚自己付出、收到的并不是实际成交价,但都情愿承认这一事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