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冷瘴-第2/3页





    乞力徐对收集证据诋毁钦陵这件事情,非常的尽职尽责,二人合作的相当愉快。

    当然,卢小闲心中很清楚,乞力徐之所以如此卖力,并不是和自己有多深的交情。

    乞力徐要向赞普表明忠心,他知道赞普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正因他们都想除去钦陵,因为目标一致,所以才会一拍即合。

    卢小闲猜测,乞力徐肯定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一朝天子一朝臣,赞普若除去了钦陵,就必须有人顶上大论的位置。

    谁有资格来做这个位置?

    毫无疑问应该是赞普最放心的人,同时还是功劳最大的人。

    乞力徐正在努力做赞普最放心和功劳最大的人,卢小闲从他的言谈中可以窥视到掩藏的野心。

    卢小闲猜测的一点没错,乞力徐的确是有自己的小算盘。

    他是赞普身边的红人,虽谈不上威名赫赫,但论其个人官场活动能力和办事手段,还是可圈可点、在吐蕃的朝堂之上也是占有一席之地的。

    乞力徐平日里很低调,深居简出,寡言少语,但这并不妨碍他另辟蹊径,怀揣和别人同样蠢蠢欲动的远大人生欲望,成就另一番令人侧目的勃勃事业。

    他既不效仿那些武将奔赴疆场厮杀争功,也不羡慕那些文臣们理政博得半世功名。他只是在逻些城的红宫内,低眉顺目,耐住寂寞,绞尽脑汁去博得赞普的欢心。

    乞力徐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从赞普身边那些别人不屑一顾的小事情做起。

    他真正懂得赞普之事无小事,特别能理解和体谅赞普的难处与苦恼,恰到好处地搔到赞普的痒处,与赞普虚与委蛇,做出一副鱼水情深状。

    他永远也不会像钦陵一样,把赞普的话全部当作耳旁风。

    乞力徐这样做的效果出奇得妙,这也决定了他在赞普心中稳如泰山的地位。

    正因为如此,赞普才会把收集钦陵罪证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他去做。

    乞力徐对此当然是心领神会,心知肚明,不遗余力的努力完成赞普交给他的任务。

    本以为有赞普的支持,搞倒钦陵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到了钦陵身边后,乞力徐才发现自己错了,而且错的很离谱。

    他不能不承认,作为大论的钦陵的确能力很强,不仅把朝堂变成了一言堂,而且军队也被经营的水沷不进。

    乞力徐所见过的每一名吐蕃将领,甚至普通士兵都对军神钦陵膜拜不已,他的离间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钦陵靠着实力和赫赫战功赢来的。

    自打钦陵出现在战场上之后,大唐将领没有人在能在钦陵手底下走过一个回合。什么薛仁贵、刘审礼之类的,大多都是一战全军皆没。

    至于王孝杰收复安西四镇,是因为吐蕃国内闹矛盾,钦陵无法亲自出征,最终才成就了王孝杰的胜利。

    巍峨大唐,名将如云一般,却没有一个能对上吐蕃取得万人以上规模的胜利,威名赫赫的名将,遇着钦陵,屡屡吃鳖,简直是逢钦陵必败!而且一次比一次惨!

    正因为钦陵威望如此之高,乞力徐想要完成赞普交待的任务,颇有些老鼠拉乌龟,无处下手的感觉。

    就在乞力徐焦头烂额、无计可施的时候,老天爷把卢小闲送到了他的面前。

    卢小闲的出现,不仅让乞力迅速徐摆脱了窘境,而且可以堂而皇之光明正大的回逻些城向赞普汇报了。

    ……

    松赞干布的父亲囊日伦赞统治时,在娘、韦、嫩等家族的配合下,占领了逻些地区。此后不久,松赞干布继位,为了巩固和发展新建立起来的政权,避开以前地方上的各种的贵族豪酋势力的干扰,他决定将根据地从山南移到逻些,建立了强大吐蕃王朝。

    松赞干布迁都前的逻些是一片沼泽荒芜,迁都以后他造宫堡,修河道,建寺院,奠定了逻些城的雏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