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零六章-第2/2页



 “老夫说了这几句话,原本只是戏谑之语,没想到包熙听了之后,神情沮丧,不住叹气。老夫见他如此模样,以为说错了话,正要向他道歉,却听包熙说道,在下科场不顺,乃是命中注定之事,并非人力所能逆转。老夫听他如此一说,心中一怔,口中说道,愿闻其详。包熙这才告诉了老夫一件怪事,而这件怪事与这杆玉秤有极大的关联。”

 众人听灰衣老者说了半个多时辰,虽然其间他提到过玉秤,却又将话头岔开,是以人人心中都是茫然不解。此时听灰衣老者再次提到玉秤,众人心中都松了一口气。只听灰衣老者说道:“原来包熙在南京寄居之时,曾经在一户姓房的人家做西席。房家是书香门第,祖上曾经做过吏部侍郎,虽说子孙已经远离仕途,但是家中藏书仍有数千卷。包熙在房家做西席,闲暇之时常常向主人借几卷书来诵读。有一日他选了一部叫作张园丛记的笔记,带回居处翻看,无意中翻到书中一段文字,读过之后如遭雷击,险些昏了过去。

 “这段文字记叙了河间府一位姓余的读书人的奇遇。这位余先生自幼读书,十四岁便中了秀才,在河间府颇为有名。其时朝廷工部尚书大人也是河间府人氏,某年回乡省亲之时,听说余先生的种种事迹,以为孺子可教,便将他请进府中说话。其时还有一位翰林院编修祝某也在河间府,尚书大人便将祝某也请入府中,打算让余先生和祝某相识,日后余先生若是金榜题名,进了翰林院,祝某身为前辈,也能对余先生多加关照。”

 (本章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