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改造-第2/3页





    我脑海中乱成一团,却始终觉得,这幅壁画所表达的,并不像是虚构,因为那上面记载的一切,无一不和藏民的古老传说贴近着,我甚至觉得,自己现在不是行走在地宫里,而是行走砸一座地下宫殿中。

    就在这时,我们前方的空间突然扩大了,手电筒的光芒散发出去,似乎已经到了墓道的尽头。

    手电筒光芒的尽头,是一片空旷,隐隐可以看到地板上的青砖,我嘘了一口气,看来我们又走进了一间墓室。

    这一路走来,我觉得有些太过顺利,难道离开闷油瓶和胖子,我下斗必遇粽的体质消失了?我和老六对望一眼,仅仅握住了手中的单筒,两人的手电迅速的四下扫射,将整个墓室大概扫了一遍。

    随着手电筒的缓缓移动,我渐渐摸清了这间墓室的格局。

    这间墓室很大,成长方形,两边黑洞洞的,似乎还有两个耳室,除此之外,没有看到其它通道。我和老六谨慎的进入了墓室内,这里应该是属于东宫的范畴,如果要遇棕,这里是第一站。

    我谨慎的打着手电光,正这时,一个白影似乎在我眼前一闪而过,我心中一跳,赶紧将手电打过去,顿时,一具灰白的石棺出现在我的视线里。

    那具石棺位于墓室的东北角,并不是处于墓室的正中,因此我们一开始没有发现,我赶紧招呼老六,道:“快看。”老六同时将手电筒打过去,随着光芒的增强,我不禁心中一跳,因为我发现,那里不止一具石棺。

    在墓室的东北角,赫然露出两具石棺,而且奇怪的是,石棺的棺盖似乎被一动过,其中一具的棺盖,更是倒在了一边,竖在墓壁上。怎么回事?难道有人先我们一步到过这里?

    老六嘴里发出了一声意味不明的声音,接着,他将手电的灯光移开,去观察其它地方,然后找到了两个灯座,接着走过去用打火机点了几下,大概是时间太久,这两个灯座没有点燃。

    “东宫里的棺材,估计是妻妾陪葬。”我斟酌着开口,心中想上去看看棺材里的东西,但就怕自己开馆必遇粽的体质还没有消失,万一这一看又看出一只粽子,那可就是自找麻烦了。

    “妻妾陪葬。”老六嘴里重复了一遍我说的话,然后我听见黑暗中响起了他的笑声,他道:“你别忘了这里是什么地方,这里地处昆仑以北的山脉,周边被藏族环绕,而且藏族墓葬的最高规格是天葬,在这里出现的墓葬,如果是藏墓,那么绝对不会出现什么妻妾陪葬,因为藏族从来不兴这个。而且,你知道藏族的土葬是怎么回事吗?”

    老六的话说的我心头一跳,不禁在心中暗骂了自己一声,看来我果然还是资历太浅,纸上谈兵的东西太多了。关于藏族的葬俗,我了解的并不多,但藏族历来崇尚天葬,既人死后,由负责天葬的喇叭师父进行仪式,尸身将被喂食秃鹰。

    由人文学家分析,这种葬俗,很可能源于藏人天人合一的理念,藏民认为,鹰是神的使者,鹰能将人的灵魂带至极乐世界,而在内蒙古的藏区,也有天葬的说法,即尸身喂狼,但不管是喂什么,藏民们都世代流传下来,他们认为,天生万物以养人,人一生都在向大自然索取,但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遵循食物链的法则,在死后,用尸身回报自然。

    这种古老流传下来的回馈思想,与汉人天人合一的理念恰好吻合,因此也有人曾经感慨,人类的灵魂都是一样的,肤色和血统是无法阻止的。

    时至今日,随着环境的破坏,内蒙古的草原已经开始沙漠化,草原狼逐渐的消失,那里的藏民不得不用火葬代替了狼葬,而在与内蒙古相望的遥远青海西藏一带,天葬依然盛行着,天空中的秃鹰依旧盘旋,只要藏民们一抬头,就能感受到古老相传的生态理念,感受到遥远的神性文化。

    虽然藏民至今还在延习天葬,但在历史的演变中,随着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藏族的权贵也开始时兴土葬,这仅仅限于权贵,而且藏汉的葬俗交流,是秦汉以后,西周自然不会有土葬一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