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华若寺-第2/3页





    甄妙有些愧疚:“哎哎,涵哥儿别气了,是四姐错了。”

    “四姐拿我当小孩子哄呢,说句错了就完了?”

    “那涵哥儿想怎么样啊?”面对小孩子,甄妙向来好脾气。

    当然,是在她稀罕这孩子的前提下。

    “四姐唱首歌吧。”

    “啊?”

    涵哥儿水汪汪的眼睛看着甄妙:“四姐去年七夕女儿会,唱巧歌不是还评了上品吗?涵哥儿去年没去,都没听到呢。”

    甄妙死命摇头:“不成不成,去年的歌我都忘了怎么唱了。”

    开什么玩笑,她唱歌从来没有一个音在调子上的。

    “那四姐随便唱一首就好了。”

    甄妙求助的看向老夫人。

    老夫人笑眯眯的看戏。

    甄妙无奈的收回目光,见涵哥儿一脸委屈,大有不答应就不原谅的架势,只得道:“那好,我只唱一首啊。”

    “好。”涵哥儿露出个笑脸。

    甄妙想着既然原主去年唱巧歌能评了上品,说明有一副好嗓子,她总不会唱的差到哪里去的,就压低了声音唱起了踏歌行。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一出口,甄妙就恨不得糊自己一脸血。

    为什么她还是跑调儿!

    噗的一声轻笑传来。

    甄妙脸色一黑。伸手挑了帘子,就看到甄焕骑着马,与她们的马车靠的极近。

    那马头还来回晃着呼着热气。

    甄妙恼羞成怒:“大哥,好端端的你靠过来做什么!”

    又一声低笑传来,甄妙这才看到旁边还跟着蒋宸和温墨言。

    那声笑,就是温墨言发出的。

    只有蒋宸像是什么都没听到似的,冲着她包容一笑。

    甄妙愤愤放下了帘子。

    她就跑调,她乐意,包容的笑容什么的。很伤人自尊好不好!

    “四妹,我们是想找你要些点心吃的。”甄焕忍着笑,说明了靠近马车的意图。

    甄妙只伸出一只胳膊,把装着点心的小匣子递了出去。

    甄焕接过点心匣子,大笑着走了。

    这样走了近两个时辰,甄妙已经昏昏欲睡时。终于到了华若寺。

    搀扶着老夫人下了马车,甄妙打量着华若寺。

    土黄色的院墙,青灰色的殿脊,显得寺庙古朴庄严,绿树掩映中格外肃穆静谧。

    老夫人命人上前敲了门。

    知客僧迎了出来。

    能当上知客僧的,虽已在红尘之外却是长袖善舞之人。对京城的贵人们大多熟悉的。

    建安伯老夫人虽多年没来过了,逢年过节的却会命人来添些香油钱。对这些贵人,知客僧显然是用心记过的。

    只是稍微愣了愣神,就双手合十道:“原来是建安伯老夫人,贫僧失礼了。”

    老夫人对僧人很敬重,忙还礼:“打扰师傅了。老身带着孙儿们来上香,还望师傅安排一下。”

    知客僧脸上露出为难,再次施礼道:“实不相瞒。今日寺中来了贵人,主持已经吩咐了。不再接待香客了。”

    老夫人不是个傻的,知客僧在她面前说来了贵人,那定是极贵的,说不定——

    只是虽然能理解,到底露出失望之色。

    来华若寺一趟可不容易,若是就这么折返,人也乏了,总要休息一下,等再启程恐怕路上天就要黑了,也不安全。

    再者说,乘兴而来,却连庙门都没进去,也不吉利!

    老夫人心情很是糟糕,却不好纠缠:“如此,就打搅师傅了,改日我们再来。”

    老夫人当先转了身,所有人都觉得扫兴,默默跟着离去。

    知客僧回去,想着建安伯老夫人的知礼,到底多了句嘴:“主持,是建安伯府的老夫人携着孙辈来上香。”

    华若寺主持明真大师听了微微点头,仍旧和对面的中年男子下棋。

    那男子一身墨色长袍,上面绣着暗黄色的龙纹,若是不仔细看却是看不出的。

    此人正是昭丰帝。

    昭丰帝手指夹着黑子停了下来,转头看着立在身后身穿墨蓝直裰的男子,笑道:“罗卫长,建安伯老夫人远道而来,就这样回去似乎有些遗憾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