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西湖搜妖记-第2/2页





    不愿被打断脊梁的,威名赫赫的杨家将集体‘阵亡’在沙场,至南宋只剩下一个继承杨家将名号且不是杨家血脉的杨再兴!

    被誉为兰陵王第二的狄青被迫害至死,连儿子都在西北‘为国捐躯’。

    到了这南宋,外患严重这才让武将有了喘息的机会。但,西夏、金国这两只贪婪的恶狼却时时地盯着这只在不断抽血割肉的绵羊流口水。

    赵匡胤养肥了早已腐烂的文人这群贪婪无度寄生虫,将华夏这只猛虎养成了绵羊。而外界却有着对他们虎视眈眈的恶狼,恨不得将他们一口吞下。

    百无一用是书生!

    在这个时代,慧明唯一想说的话。文人,写的诗词歌赋再多永远也比不上一场对外成功的大胜仗!对外战争胜率七成以上的宋朝却是被文人搞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绵羊……

    慧明实在不知道对文人这群脑子进水泥的变态说什么。

    看着这热热闹闹的商街,慧明摇摇头。“这样的景象再繁华又如何,从根子上都烂了,没有绝对的力量守护终究只是镜中花水中月一触即碎。”

    声音很小,只有他自己能听到。当然也只能让自己听到。

    走出城外,慧明当即朝西湖行去,即使源头在那里总要去查探一番。人有人气,妖有妖气。人气自然不好描述,但妖气却是实实在在能用感观接触,能外显出特征令人能观察到的事物。

    一般道士察觉妖气用的是铃铛,比如小型的三清铃一类,至于和尚……恕慧明知识量不够,他还真没发现佛门有普遍性的观测法器。

    所以和尚降魔捉妖基本靠自己感知然后开天眼,所以……说的和尚降魔伏妖这样那样的厉害,但实际上捉妖这方面跟道教差远了。

    外来的佛教无论是修为还是法宝比之土生土长的道教差太多了。佛门所谓降妖除魔基本靠吹才稳住了名声,真正有实力的高手差实不多。

    好在这次自家的法海师傅没打算往死里坑徒弟,加上是一观两寺共同赞助,倒给了他一点好东西。

    比如这五条上清符水浸炼而成的红线缠成的手链,两千米之内感应到妖气就会散发出灼热感,按等级制五条红线齐灼便是妖王。在普遍型探测性法器中也是上等,极为不错的法器。

    杭州西湖,古时又称钱塘湖。现在南宋临安的都城便是杭州。杭州在此裂有为临安与杭州两部,西湖即在杭州这一部。

    在这个已经接近清明的三月花景,天气还微凉,略潮湿。岸边的青柳抽出新芽,在清风中摇曳。潋潋滟滟的湖面照映出流金的碎影和白银的鳞光。

    墨绿的草地也抽出嫩青的细草和各色不过指头大小的野花,各式的游人或千金闺秀或文人才子或达官显贵或平民百姓,一齐在这游玩赏景。岸边或大或小飞檐斗栏的亭子各有别致的立着,多有休息的人在。

    西湖断桥边,多有残荷嫩叶余立。白石的桥段望着都是一副美景,若是到了盛夏,近桥的西湖水面映是青荷绿水碧连天,映日莲花别样红,衬着这美丽的断桥更是西湖难得的令人陶醉的美景。

    更远一些,春日照拂,几艘船儿或大些的画船在湖面出游,欣赏着水天一色心旷神怡的美景。岸边又有几处的船家等着接客游湖,哼出嗓子唱着粗阔的民谣吸引了一**的游客驻足。

    僻静的远点,却又是一处垂钓的好去处。有兴致的,达官显贵也好平民百姓也罢,一齐在那儿分出几小区域,小声的聊着天等着鱼儿上钩。

    这个时节,土黄色的僧衣,闪闪发亮的光头,慧明悄然而至。

    (本章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