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2章 邻国的影响-第2/3页





    作为客人。按理说陈康杰是不应该问这么突兀的问題。也许是陈康杰沒有把自己当外人。他就是这么无所顾忌的问了。

    “long。相对來说。我们对大学城的投入算是不少的了。只是与大家的期望。还有些距离。”哈坎市长先是看了拉夫曼省长一眼。好像是得到了某种默认。他这才说道。

    “市长先生。恕我直言。这好像真不算多。今天大概看了一下。给我的感觉是。投资严重不足。现在几所大学加起來。大学城里面总共有多少学生。”陈康杰忧虑的问道。

    市长沒有回答。倒是布路沙布罗大学的校长给了陈康杰答案。大学城里面几所大学加起來。第一时间更新在校学生竟然不到两万人。还沒有乾州工商大学的在校生人数多。有这么点学生组成一个大学城。想不寒酸都有些难。

    “那你们每年的投入能有多少。有沒有三千万美元。”

    陈康杰的问題让在座的巴方人员面面相觑。

    陈康杰心里打了个突。怎么。难道我问错了什么吗。三千万美元。也就两亿多rmb。这应该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分到人头的话。一个学生也才一万多点rmb。作为大学教育來说。这并不过分的嘛。

    “long。我们全省对所有教育的经费投入。一年都才三千万美元不到。”冷场造成了一点点尴尬。最后还是拉夫曼省长挺身而出。帮助大家化解。

    怪不得他们的表情会那么古怪。要是全省的教育经费投入都不到三千万美元的话。那么大学城能分到多少。就很明了了。毕竟全省还有上万所中小学。这些基础教育从数量上就已经拿了大头。那么可以预见。大学城能拿到的。可能都不会到一千万美元。换句话说。就是政府对几所大学近两万学生的投入。也就是几千万rmb。真是难以想象。这么点钱。怎么可能办得出高水平的大学教育。

    虽然说优质的教育并不一定是金钱可以堆砌出來的。但是反过來。要是沒有足够资金的保障投入。想办出一流的教育。那是不可想象的。就像是的科学研究一样。通过艰苦朴素搞出一两个新的研究成果。有可能。但是要成批量的出现。绝对沒有可能。

    沒有宽裕的资金。就很难会有一流的高水平老师。这是很现实的。如果企业给出的待遇比大学好得多。那么优秀人才为什么要选择到大学里面默默奉献。光靠“爱国”两个字。就能取得一切。有点点天方夜谭了。

    就算有一批高水平的老师甘愿忍贫受困。那么他也提供不了一流的科研设备。尤其是理工科专业。要是沒有好的设备。沒有好的实验室。甚至于沒有反反复复的实验消耗。想取得客观的成果。想学得一身本事。就真的有些儿戏了。

    而这一切。说白一点。都需要钱。而且是需要大量的钱。而西北边境省和布路沙布罗市只拿得出那么一点点钱。有点难以想象。陈康杰猜测。如果沒有那一批甘愿奉献的教师学者。这几所大学还有沒有存在的必要。都是一个未知数。

    “我真是沒有想到。不好意思。我不知道会这么艰苦。”陈康杰悻悻然说道。

    “这怎么能怪你呢。应该是我们惭愧才对。其实并不是我们不想多投入。而是财政资金实在有限。我们这里的工业比较落后。单靠农业和一些手工加工业。是很难有丰厚财力的。以前的话。我们这里是重要的贸易口岸。商贸业还算可以。但是几年前北边的神学士夺取国家上台之后。由于他们采取的是十分保守的政策。就将我们与中亚的中间贸易算是基本上隔断了。单单就这一点。对我们西北边境省和布路沙布罗市來说。造成的负面影响就十分巨大。”拉夫曼省长羞愧的说道。

    之前陈康杰还真沒有想到这点。现在想想。还真的是。就拿我们国家來说。要是香港和鹏程都采取保守的政策。那么对两个城市以及更大的范围來说。影响都是致命的。处在边境上的城市。不得不考虑这个重要因素。

    以此同时。陈康杰又有一个猜测。怪不得后來巴国政府会那么支持米国对北边邻国的反恐战争。保不齐这里面就有要解决北边商贸通道的战略考量在里面。如若不然的话。巴国干嘛甘冒着安全的危险去支持米国对自己的邻国实施军事打击。这里面一定是有好处啊。沒好处的事情。谁会干啊。要是北边邻国世俗化了。那么对于巴国來说。不但国家安全有了保障。就连经贸活动也会变得活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