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别样的香港-第2/3页





    这块土地还凝结着老首长的智慧和浓浓情感,可惜他就在这成功在望的时刻,竟然撒手人寰,陈康杰此行,也是代表了他老人家的某种寄托。从首都回来的飞机上,陈康杰就在想这个,他暗忖上头邀请他一起去,是不是就有这方面的考量和含义。

    陈康杰的一个个理由终于为他赢得了前往香港的通行证,只不过在去之前,他也得真的要帮助做些事情。

    结婚那么大的喜事,自然而然是要宴请宾朋的。在陈康杰到来之前,家里已经发出了数百份请帖,主要是发给家族中的亲戚,二姐的同学朋友和生意上的一些伙伴,以前居住的一些邻居和父亲的老同事也受到了邀请。

    不过还有一部分人是他们都不方便出面,得陈启刚来邀请才可以的。可是香港回归在即,与之一河相隔的鹏城可以说是应对此事的最前沿,各项事务和安全保障工作极其繁重,光驻港部队的数千官兵此时就是集聚在那里,6月30日晚,这些优秀的共和**人将昂扬的开过对岸,接管防务,体现主权。

    在这个时间点上,陈启刚每天只有四五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党政军各项事务应接不暇,哪里还会有心思来出面办理私事。

    起先他也想过简单点办,官场上的同事们就不要打搅了,邀请官场上的朋友喝喜酒,他多少还是犹豫的。不过最后还是何保国给他建议,必须要请,否则他人才高升离开几个月,有喜事都不说一声,同事们会有想法。这种思维已经在我们的文化中流传了几千年,要想破除,并不那么容易。

    陈启刚没时间,按理说何保国与省内的官场熟悉,可以代为办理,但是他毕竟不是至亲,如果是陈康杰结婚那还勉强说得过去,毕竟有螟蛉之情。

    两位长辈不能办,那么就只有陈康杰了,他比家里的其他人都合适,从省里,市里到区里,他都与主要领导打过交道。而且陈康杰办事一向老练妥帖,不会让人觉得有突兀。

    陈康杰从父亲那里接下任务后,立刻赶往省城,从谭长国和司徒阔开始一一拜访,不管他们能不能来,起码礼数要周到。结果大多数都表示会来,就算来不了的,也说明了情况,并且会让人带礼。

    拜访完了省里的大佬,陈康杰又赶往市里,先拜访了宫怀古和邱毅,再拜访其他人。因为喜事是在市辖区办,所以市里大部分大部分常委除了留下必要的值班人员外都会到场,这些人都曾经是何保国和陈启刚的下属,因此无论是出于何种考量,缺席都是有点说不过去的。

    至于区里面,以罗子荣为首的党政一般人更是必须得给面子,他们不但要给面子,还得出大力才行,毕竟省市都有不少领导到场,接待安排和安全保障,是马虎不得的,这方面的工作就有区里面全权负责。

    实际上这对罗子荣他们来说是好事,在中华国的政坛中,下级总是希望上级能够多到自己管辖的地方来,这样他们就能尽可能的展现自己的执政业绩和发展成就。

    常言道,光说不练假把式,但是光练不说那就是傻把式。不管谁干出了什么成绩,都是希望能够被上头看到,只有这样,自己的升迁之路才会顺畅。以前的社会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正在转变,酒香也怕巷子深哩。

    花了两天的时间完成了布置给自己的任务之后,陈康杰30日中午自行飞往香港,他不愿意转往首都去搭乘最高首长的专机。

    这次是陈康杰最后一次在市中心的启德机场角落了,回归后,7月6日开始飞往香港的航班都会转往大屿山赤鱲角巨资兴建的国际机场。

    从启德机场出来,陈康杰就清晰的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异常味道,机场的安保比平时提高了太多,旅客人数似乎也少了一些,之前随时能见到的不少米字旗标准已经大为减少,印象深刻的是,以往在出站口墙壁上能见到的一副英女王画像不知何时已经被瞧瞧撤下来了。

    今天的香港天气有些阴沉,感觉随时会下雨,从机场到市区的公路上,车辆很少,由于大事发生,不少路段都进行了交通管制,只是不时能够在路边见到警车和执勤的警察,然而一个英国贝雷帽军人都见不到,反倒是在路边可以看到商家树立起来的部分鲜红五星红旗和还未正式投入使用的紫荆花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