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一章 缩减稀土出口-第2/3页





    历史的验证符合李爵士的预想,回归后的香港不但没有失自己原有的优势和特色,并且还因为与内地的交流和联系日益密切,整个城市发展得更加强大。短短十年间,香港市民增加了一百多万人,这么多的人,第一个迫切需要的就是居住的地方,从而使得香港的放假比起回归前猛涨许多,李爵士手中所囤积的物业很快就转变成了香馍馍。这次投资,使得房地产项目的收益在李爵士的整个经济集团中的地位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他的财富增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前,在香港,敢于做这样赌注的人还真不多,李爵士算是最大胆最无畏的一个。

    “呵呵,以后你会明白了,我相信李爵士的眼光不会错,那么煤化工的项目他那边是谁在负责?”。

    “李凯先生,他大部分时间都在黔州,你们没见面吗?”。

    “没有,最近太忙了,以后有机会我再和他聊聊。作为煤化工项目的最高实际操作者,李凯多呆在黔州也是应该的”,陈康杰平静的说道。

    对于李凯能够将一年中的大半时间呆在黔州,陈康杰多少是有点佩服的。根据他们之前合作中达成的共识,煤化工项目的董事长将有市政府派人担任,但是实际操作的总经理之职则是外商指派,这个人物谁都清楚,非李凯莫属。

    “有关设备需求的事情,也是他告诉我的”。

    “好了,我知道了,你可以转告他,没有问题,过段时间,我到项目地那边转转”。

    挂了电话之后,陈康杰就舀起电话准备打给叶堂森,这事现在可以落在他的头上了,而且陈康杰还答应了欧阳震华,要想办法给大木光他们增添一些“帮助”,便于自己这边有更大的筹码。

    陈康杰给叶堂森的指令很简单,那就是全面大幅度缩减对日本的稀土出口,而且价格要上涨百分之两百以上。

    “什么?杰少,这样做不太好吧?涨价好办,可是全面收缩对日本的出口,总得有个理由吧?这是什么原因?”,对陈康杰的要求,叶堂森一下子怎么也转不过弯来,太突然了,他很是稀里糊涂。

    “没有什么好不好的,谁叫新日铁公司不将气化炉和空分装备卖给我们,你记住,第一时间就要求购买这两样东西,这是礼尚往来。至于理由嘛,我想不需要我来想,你应该是能找得到的”,如果叶堂森连这点理由都找不到,那么他就缺乏能力管理那么大的集团。

    “明白了,可是美国刚刚将他们的稀土需井全部封闭了,我们那么做,会不会使得他们又重启开采呢?”,叶堂森作为企业的最高领导人,他也有他自己的担忧。

    “呵呵,我们是对日本全面收缩,又不是对美国,对他们不会有什么影响的。再说了,要是他们不封闭所有的稀土需井,我们还不敢那么干。放心吧,美国人聪明着呢,他们也不是雷锋,自己有吃的,日本人在他们那里就是一条狗,他们不会太上心的”,陈康杰很清楚,如果对美国也全面收缩的话,确实会带来麻烦,那是他们还惹不起的国度。因此才会厚此薄彼。

    “我还是有点担心,这个突然性太大,幅度应该怎么把握呢?到底要收缩到多少才行?”,陈康杰只说全面收缩,可是没给出具体的数字,叶堂森不好执行,因此这个问题他不得不问。

    “这是一剂猛药,起码要缩减百分之八十才能有效果,我已经和欧阳总裁商议过的,你放心干就是”,陈康杰犹豫了一下,决定要么不玩,要玩就玩大的,不给日本人拖延的机会。

    “幅度那么大。。。。。。好吧,不过这样给我点时间,我得协调统筹一下”,叶堂森是有一些为难,但是陈康杰都说了是他和欧阳震华的意思,那么他就只能选择执行了。

    “应该的,那是你的权限嘛,只是时间别太长哦”,陈康杰还是好说话的,一般不太插手下属办具体的事情,只是澳洲方面和国内煤化工方面都不能太过拖延,因此不得不叮嘱一句。

    四天之后,中华未来冶金集团向全球采购商发出通知,从即日起,对外稀土的出口不但价格将上涨百分之两百,而且对日本的出口还会缩减百分之八十,原因就是国内的稀土生产环节出了问题,生产产量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不能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至于什么时候能够恢复,通知里面就没有提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