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作者是谁-第2/3页





    。。。。。。

    92年元宵节第二天上午,六只火车再次戒严了,省内几乎能来的领导都来了,在黄振华的带领之下,欢送老爷子回京。这次返回,在省内不再停靠,中途只花4o分钟加两次水就可以。

    今天除了这些官员们能够来相送,当地的百姓欢送的队伍更是庞大,火车站周边几乎全部是人,老爷子今天要离开,没有做多大的保密工作,从各级官员那里得知消息的人不在少数,一传十,十传百,结果来了上万名群众亲眼送老爷子离开。

    老百姓是看不到老爷子的,全部被主档在外围,但是他们感觉相隔很近,能看到他的专列,那也是一种感情的表达。老爷子上车前,站在月台上对周围的百姓拱拱手,不管能不能被看见,他还是要感谢百姓对他的爱戴。犹如老百姓即便看不到他也要相送一样,这是历史性的一天,省电视台有一名摄影记者拍下了很多的镜头。

    随着一声悠长的火车鸣笛,绿皮专列缓缓的开出六只火车站,省内驻军派来的部队在六只的任务算是结束了。滚滚的车轮,带着满载的收获和万民的期许返回首都,国内外都在盼望着老爷子的这次南巡会形成一种发展意识,落实到各项文件和指导方针之中,西方媒体援引香港报纸的话说,这次南方之行的众多谈话将进一步震醒这条已经起步准备腾飞的巨龙,这个东方大国将从上到下发生更加深刻的变化,保守的思想会被春风吹散。

    老爷子回去了,他走访的各地干部群众都鼓足干劲准备新一轮的发展,具有前瞻性的干部正在结合地方谋划自己的定位,陈康杰也在整理这差不多一个月的亲身感受和目睹的种种,等整理好之后,再进行翻译出版。

    今天临别之时,陈康杰悄悄的将自己打算写一本南方行记的书的想法告诉老爷子,征询他的意见,老爷子的态度很有意思,不鼓励,不反对,你爱怎么滴就怎么滴,陈康杰本来还打算弄好之后请老爷子写一篇序,既然老爷子是这样的默认态度,看来是不会出面写序言的了,陈康杰只能放弃,打算自己写序。然而最后老爷子提醒了一下陈康杰,先别发行中文版,可以在西方发行英文,德文,法文等等,中文版等以后再看情况发行。

    陈康杰聪明的接受了这个建议,其实陈康杰就没打算出版中文版,随后几个月后报纸,电视的宣传,国内老百姓会得知很多详细信息的,陈康杰写书的初衷本来就是要把这次南方之行的意义介绍给国外的民众,国外的学术界,工商界。

    等陈康杰用k.j的名义出版了这本书之后,全世界的媒体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国内的新闻记录片看,他们要找出到底谁是k.j.,然而国内剪辑的一个多小时的记录片中,无论他们怎么找,都找不到陈康杰的影子,只要出现陈康杰的镜头,全部被剪掉了,这是高层的意思,换句话说这是老爷子的意思。

    这种重大历史意义的新闻记录片本来就审核严格,各级媒体没有得到宣传部门的许可,都是不能随意播出的,陈康杰太小,不宜太过出风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个时候,陈康杰还不适合受到众多媒体的侵扰,陈康杰对于高层的这个要求,自然是很乐于为之的。

    众位媒体找不到谁是kj.,就开始出现了两派,有一派怀疑作者只是杜撰,根本就没有亲身感受过这次有重大意义的旅行,有一派媒体经过细致的研读了陈康杰的书中内容之后,确定了陈康杰一定是陪同人员之一,因为书中所写的内容十分详细,对大6媒体上提到的消息也做了详细的诠释,更主要的事,新书的出版发行与国家新闻媒体发布的正式消息几乎是同步的,他们唯一的猜测就是kj.一定是某个工作人员的化名。

    只有这个作者本来就是高级干部管理人员,才会在写出了《暮光之城》与《哈利波特》之后不方便以自己的身份出席各种颁奖仪式,只能找出版商的李文栋代理领奖,可是记录片里面出现的高级干部太多,无法确认谁是作者,最大的嫌疑人就是林敏昌,他是秘书,有这种文化功底,一定是从头陪同到尾的,然而林敏昌根本不姓,李文栋也直接给记者说明了不是此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