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老师,你猜-第2/3页





    “那就这样,我们的位置就先不用动了,等一个月后,我们根据考试的分数高低排名来自由选择同桌和位置”,吴慧又对桌位的事情做了安排。

    吴慧的这个安排,考虑到了两方面,一方面是成绩作为基准,二就是自由选择。这样的话两方面就照顾到了,不是强制性的,学习成绩好的也可以选择和学习成绩较差的同桌,促进友谊的同时也促进学习好的同学对学习较差的同学的帮助作用。

    同学们对吴慧的这个安排没有意见,反而是大家开始盘算自己未来的同桌和座位,既要关系可以,还得学习成绩好,有机会拿到前面的选择权。毫无疑问,陈康杰是第一个被盯上了,他只要考第一,他就能第一个选择座位和同桌,只是张强已经占有先机了,要是邓敏在初一三班的话,张强到不一定会和邓敏争,邓敏既然不在初一三班,那就没人能争得过他,陈康杰保准会选择和他同桌。

    前面的事情交代完了,吴慧老师就拿出课本开始讲课,初一政治的第一堂课需要讲解的就是什么是公民?根据教材的原文解释,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就是公民,非常之简单,也十分的容易记。但是对于什么是国籍,政治老师就没怎么解释,课堂上学生也没怎么去关心,大家似乎就是死记住这句话。

    陈康杰估计老师也不是很明白,反正他重申之前的老师就不是很明白,所以才未作出解释,陈康杰曾经问过他初中老师什么是国籍,那位老师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解释清楚,对公民和人民的区别,也是比较模糊的。

    进入中学的第一堂课就是学习了这个。不过就是最简单的这个问题在第二天的课堂上,班主任吴慧老师被弄哭了。

    估计是形成了定式,很多同学有不懂的喜欢问陈康杰,下课之后就有几个小学同学跑过来和他聊天,说政治太难了,都没搞懂老师说的是啥,不得已陈康杰只能当起了课外辅导员。

    告诉大家,国籍就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的法律资格,表明一个人同一个特定国家间的固定的法律联系,是国家行使属人管辖权和外交保护权的法律顾问依据。取得国籍的依据就是根据出生地和血统,换句话说,他们的父母是中华国人他们就具有中华国的国籍,如果他们的父母是老外,那也可能取得中华国的国籍,因为他们出生在中华,这要看具体申请。

    只是陈康杰说的更让大家有点云里雾里,比政治老师说的还高深。

    “这么说吧,很简单,你们家不是都有户口本嘛,那就是你们国籍的证明,户口本上有你的名字,你就是我们国家的公民,如果没有,那不好意思,你要么是老外,要么是黑市人口,哪都不属于”,陈康杰最后开玩笑说道。

    陈康杰这个玩笑让大家茅塞顿开,原来也不难理解嘛,人人都表示自家的户口本上有自己的名字,自己是中华国人。陈康杰又给他们多说了两句公民和人民的区别,简单点就是人民一定是公民,公民未必是人民,人民是表示好的,公民是中性的,举例子就是犯法被判刑的依然是公民,但是他们被划定在人民范围之外。

    第一天的课让大家很兴奋,除了政治课,历史课和物理课都是他们此前没有接触过的,感觉相当新鲜又深奥,当然,遇到不懂的,第一个选择问的不是老师,而是陈康杰,因为陈康杰能够将问题讲解得很简单。

    到了第二天,第一节课还是政治课,老师们都喜欢在上课开始的几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巩固前一天的所学内容。

    “下面我来提问,看同学们是不是都记住了昨天讲课的内容,孙晓磊,你告诉我们,什么事公民?”,吴慧老师一切都是严严整整的来,几乎和所有的老师一样。

    “啊”,孙晓磊没想到自己那么倒霉,第一节课的提问自己就高中,“这个,那啥,具有户口本的就是公民,没有的,就不是”。

    孙晓磊的答案让教室里面同学们都大笑起来,就连吴慧都苦笑连连,虽然说没有按照教材回答对,但是也提醒了她,在我们国家仿佛还就真是那么回事,“你理解了意思,但是你的回答不对,坐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