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鱼和熊掌怎可兼得-第2/3页





    “杰少,没什么事吧?”,熊自强关心的问道,在熊自强心里,陈康杰不但是他的老板,还是他的弟弟。

    “熊哥,你觉得我们省,是发展经济致富重要,还是保住青山绿水重要啊?”,陈康杰直接反问了一句。

    陈康杰没头没脑的突兀一个问题,让熊自强很难回答,他也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杰少,这种大问题我还真没想过,不过我认为啊,对于老百姓来说,还是吃饭问题最重要,我是农村出来的,我有点感触,要是老百姓饭都吃不饱,估计就算让他住在仙境里他也会觉得没意思”,熊自强犹豫了一会,搞清楚了陈康杰的问题后,才不好意思的笑着回答道。

    “嗯,你说的有道理”,熊自强的话是很朴实很纯粹的,怪不得现在大家都认同先发展后治理,看来是真的被十年前的经历饿怕了。

    “不过,杰少,要是能既发展经济致富,又能保护住青山绿水就好了,我们在广州当兵的时候,军营旁就有一条小河,刚去的时候还有一点点小鱼,后来别说小鱼了,连水草都没有,那水黑漆妈乌的,恶臭难忍,当地的村民是比之前富裕了很多,不过生活环境也太差了”,熊自强结合自己的经历继续说道,他虽然不知道陈康杰为什么会这么问,但是能两全其美毕竟是好的,再加上现在六只的好几家工矿企业已经把城区边上的那条河给染黑了,他觉得陈康杰本事大,又聪明,也许有办法解决一下。

    “熊哥啊,鱼和熊掌都想兼得,但是这是何其难啊!”,陈康杰有些无奈的叹气说道。

    看到陈康杰又陷入沉思之中,熊自强就专心开他的车,没有在开口说话,免得打搅到陈康杰。跟了陈康杰那么久,他知道陈康杰一旦进入这样的状态,那就是在思考大事情。

    陈康杰确实是在思考大事情,是关心到全市甚至全省子孙后代的大事,要是能成功,甚至还会影响到全国。

    黔州的工业化进程应该说才刚刚起步,虽然说三线建设时期已经修建了一大批工业企业,可是放在全省来说,还是很少的,城镇化率也很低,才百分之十出头。所以总体来说,现在黔州的环境还是相当不错的,受到污染的区域只是零星存在,还没有大面积铺开,要是十年后,二十年后,那时候的污染面就相当大了,记得2o世纪初,省城居然是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之一,每年都会下大量的酸雨,这就是省城大力发展铝加工和磷化工,又不注意环保建设造成了。结果花了五六年,投入了几百亿才治理得好一些。

    陈康杰不希望看到这样的悲剧重演,可是自己一时又苦无良策。要在根本上改变这一发展进程,又要让经济得到大力发展,这个矛盾是相当难于调和的。

    陈康杰还没想清楚,这个问题,车就已经到家门口了。

    陈康杰倒是拍拍屁股逃也似地走了,然而接下来就该陈玉芬被盘问了。

    “玉芬,你刚才说你小杰和欧阳总裁认识的时候,你说小杰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这是怎么回事啊?”。

    陈玉芬就算到弟弟一走,自己会被盘问,可是当林玲真的问出口了,自己还真不知道该作何解释,都怪自己心直口快一下就说出来了,家里面的人一直都不对外提这个事情的。

    既然说都说出来了,陈玉芬最后还是得给这个看起来不大又漂亮聪明的帮手解释一下,否则就显得关系疏远。

    “其实说起来呢,我们家是不让这些事情往外说的,不知你是否清楚,宏源的欧阳振华以前是滚石唱片的地区经理,他之所以和我弟弟认识,就是因为我弟弟写了几首歌,邮寄到香港他们公司去了,滚石唱片公司很感兴趣,就派欧阳振华前来洽谈,结果,我弟弟就为滚石唱片写了两年的歌,这才有我大姐的超市,我三弟的寻呼台,和我现在的这个公司”,陈玉芬在简陋的办公室里面踱步了一圈之后,才神情静束的对林玲缓缓说道。

    陈玉芬每说一句,心里都很自豪,很幸福,因为他在述说的是自己最亲爱的弟弟,是改变一家人生活的弟弟,是一个年级最小却能量最大的弟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