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 国之战略-第2/3页





    当年赵昺不过将此作为谈资,而并没放在心上,觉得以美国人讲究实际的性格不可能会做成这么大的一个局,想象不出在其还不知道《孙子兵法》为何物的时候,便已经和孙子神交了。但当他站在制高点上的时候,再度回想起来,却惊讶的发现美国的确应该是很早就在进行大战略谋划,否则不会取得今日的局面。

    想想以美国的实力尚进行了百年的谋划,历经十数位总统的努力和坚持才得以实现,这个战略布局是多么的深远和缜密,可以说将整个世界都研究的极为透彻。且在应对各国国际争端问题上,早已经形成一整套标准应对程序,大战略的筹划和坚持及对时机的把握皆由可借鉴之处。

    反观自己的大局观就要逊色多了,还一直没有跳出小国寡民的思维模式,恢复中原牧马塞外更像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却没有具体可行的计划和深远的布局。所以他还要一点一点的学习,而不能只是嘴头上一口一个大国崛起,结果行动时完全被蝇头小利所左右,要学会算大帐。

    纵观历史可以看出,真正成为一个可以左右世界的大国,首先是要幅员辽阔,其次是要资源雄厚,其三就是人口众多。赵昺明白以当前的科技水平,想要去征服全世界,做地球盟主是不可能完成的目标,只怕空手走上一圈就已经老死在途中了。而当下的亚洲,蒙古帝国当之无愧的是唯一超级大国,能与其抗衡的只有刚刚占据江南的大宋了……

    “陛下,还请明示,何为核心利益?”对于这个新名词,陆秀夫等人都不大理解,他皱皱眉问道。

    “当前的核心利益不外乎三条,一者必须保证政权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二者大宋复兴的道路必须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三者富国强军,藏富于民,保持对周边诸国的威慑力!”赵昺又解释道。

    “还请陛下详解!”陆秀夫听了似有所悟,看看其他几个人也是尚有疑惑,再次言道。

    “保证政权的稳定性和权威性,是指我朝仍采用祖制,皇帝与士大夫共同治国的体制,这个构架不能轻动,也仍要维护和保证皇帝的权威。”赵昺言道。

    他知道在当前的社会形态下,自己是无力改换政体的,虽然后世对于帝制多有批评。而士大夫集团仍然是集中了今天中国精英最多的一支政治力量,现在没有任何一支其它的政治力量有能力取代它。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在国人一盘散沙的习性没有完全克服的情况下,还是需要这样一个不可替代的领导核心。

    “陛下圣明!”几个人听了立刻面露笑容,齐声施礼道。他们对于小皇帝一直坚持文武并重的政策感到不安,担心哪一天走回武夫治国的道路上去,现在他保证坚持祖制,仍采用以儒士共治国家的体制,自然让众人放心了。

    “我大宋自太祖立国便时时面临北方蛮族的威胁,数百年来受其欺压,以致在高宗朝被迫南迁,但仍险些灭国。现在虽占据东南一隅,威胁却没有解除,只有民族复兴,盛如汉唐,才可保我国脉绵长,百姓安居乐业!”赵昺又言道。

    “陛下所言极是,只有国力强盛,百姓富足,才能将蛮夷远逐,保万世太平。”文天祥赞道。

    “富国强军,想必诸位卿家都有领悟,多年来我大宋集四海之财,无国可比。而财富也遭至周边蛮夷的觊觎,而我朝却空有军百万,却无力守住财富,以致割地赔款,君王受辱,百姓被屠戮奴役。因而不仅要国富,还要军强,履至剑至,才能无往而不利。”赵昺猛地一挥手道。几个人互视一眼都是频频点头,他们都是经历过灭国之危的人,深知军队的羸弱带来的灾难和屈辱。

    “历朝历代国富民贫皆是动乱之源,历代都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但是民乱一起便会毁于民乱,使得国无积累。此后新朝来临,励精图治,然后繁荣到来,接着就又是腐化堕落,导致民乱,财富再度流失,一切重新归无,如此循环往复,无休无止。”赵昺皱皱眉言道,“我们积累财富,不能只采用增加课税和劫富济贫的方式进行,而是要采用合理的税赋,增加税源来解决,让百姓家有余财,才能使百姓乐于效命朝廷,国家安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