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之间出现的差异越来越明显,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两极分化,农村教育之所以劣于城市教育,不容多说,很大程度上限于条件方面的影响,但仅仅是这样吗?其实不然。

    对于要把农村教育赶上去,扭转这种滞后的局面,很多教育者们都会深有感慨地发出一个字来:难。这个“难”字代表着多少农村教育工作者的心声,那么,农村教育中到底存在着哪些问题呢?就我个人的浅识来分析一下。

    一、学校设备相对落后

    农村经济萧条人们生活水平普遍低下,兴办学校已属不易,添加各种教学设备更是难上加难,这就为教学内容受到了限制,虽然现在的教科书已经过多次改版,使得其内容尽量贴近于学生,图文并茂,主旨符合于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但终归还属于一个普遍化的层面,普遍适用于城市教育,也普遍适用于农村教育,但这普遍也会出现令人担扰的问题,城市学生思维敏捷,对于课本中的内容很容易理解,而农村中的学生对于同样的内容却要颇费心机,比如说有新潮的词语,在教师讲解之后,学生也还要花上一些时间翻阅资料才能弄懂,教学设备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众所周知,形象生动的教学易于让学生接受,便于让学生记忆,对于一个故事情节,教师的讲解与观看影视实录而体现出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我想,看了一遍之后,这辈子要忘记他也很难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配有相应的设备,使教学气氛活跃,适当地多样化结合,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明显的效果,优于普通的传统教学模式。

    二、学生素质普遍低下

    在谈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并不认为农村中没有素质高与聪明的学生,但我得指出一点,素质高与聪明的学生已由农村集中于城市。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兴建教学城,或者把所有重点学校建于县城中,然后对学生进行选拔,把成绩好的学生集中到那里去。这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想法,体现出各地区对于教育的高度重视,也适合于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学生创设更好的求学环境。但同时也暴露出农村教育的艰难,已被挑选后而剩下的那部分学生我们应持以怎样的态度?作为教育者来说,我们是不应抱有这样的想法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名言,凝聚了多少农村教师的辛酸与努力,可想而知,农村学校想拿出一点成绩来,是何等不简单的一件事。

    三、教师方面的原因

    名校的决定性因素出于名师,学校拥有了名师,不管它的环境是多么地恶劣,它还是一样地有名。农村学校中好的教师也不少,但名师却不多,而有些农村学校即使出了名师也留不住,“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人出了名之后,也会被很多人关注,总有那么的一天实在呆不下去了,总要跑掉的,原因何在,这问题不用说白了大家也很清楚,主要还是待遇的悬殊,农村学校的生活条件与待遇实在是不能与城市相比的,遥差好几倍有多。名师的效应是巨大的,但教育也不能单靠名师,我们不能忽略了坚守在教育战线岗位上的平凡教师们。平凡的人总有他平凡的原因,社会的恩赐总是公平的,想不平凡就得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平凡的教师为什么平凡?曾有报纸刊登过对教师的调查,发现其中有相当的一部分“麻将教师”与“从教副业”。把从教当作一门兼职对待,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其他的事情上,或整天就以麻将过日子,你说,怎样还能把教学搞好。

    四、农村家庭教育与环境影响

    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的教育占有主导的份量,但也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影响,只有争取家长的协助与配合,才更利于教师对学生的个别实际施教。农村家庭中对于孩子的教育似乎不太重视,一或是没时间,曾在农村生活的人就很清楚,为了生活而奔波劳作,几乎占用了所有的时间,很少有空理会孩子,个别的家长也只是询问其成绩与学期末了解一下孩子在校的情况,这些根本谈不上是对孩子进行教育;二或是自身文化水平有限,旧时代的文盲(指不识字)农村中也还存在,新时代的文盲(指对于课程的文化知识与信息的处理能力)却比比皆是,换句话来说,孩子的文化知识比家长的还要高,那么,你如何去让家长指导辅助教育孩子。也有很多人曾指出,家长虽然在学习上没法辅导孩子,但思想上却会深深地影响他,不错,孩子的思想确实很容易受家长的影响,但在农村中生活的人,不良的思想也不少,孩子没法进行深入的分辨,这些不良的思想在孩子的眼中看来,即使是不好的,但也会接受。环境也是影响学生的一方面,近墨者黑也好,不黑也罢,对于学生的辩识事物还不强来说,多少总有一点感染。环境制约一个人的同时,也给人予一定的局限性,农村学生要超越这种局限,向好的方面学习发展,相对于城市的学生来说,似乎逊于一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