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蜡烛



    对于一个习惯于依赖电生活的人,像我,偶尔停电,感觉就很不方便。白天倒没什么,电视音响不开,还可以节约点电费,但到了夜晚,亮着的灯忽然灭了,整个人像由光明堕入黑暗中一般,烦闷,继而抱怨。

    近段时间里,可能是由于电资源不足吧!经常停电,正在津津有味观看的电视剧一下子没了,够令人思索与回味半天的,埋怨当然少不了,但更多的是在无奈中接受,接受这连埋怨也无法改变的事实。

    在黑夜中,我们可以没有电,但却不能没有光,如果在夜晚中连光也没有,那么,我们能做的事也只有睡觉了。是否晚上一停电,人就很容易入睡?并不是的,此刻,我就睡不着,但我也不想让黑夜侵袭,于是,我想到了蜡烛,想到了那燃烧自己而照亮别人在有电时躺在角落里被人们所遗忘的笔直雪白而细小不起眼的蜡烛。

    在西方的国家里,相传有烛光晚餐那么一回事,一定很有情调和浪漫吧!我是没经历过的,现在或许也可搞那么一次具有纪念意义的晚餐,但终一直没有尝试,而对着这忽明忽暗的烛光,我想象不出烛光晚餐那种特有的情调,在这跳跃光芒的闪动中,我想得更多的,只是那伴我挑灯夜读的追忆!

    儿时家里穷,能用上电的人家不多,家里倒是拉了电线的,但并不常用,只是在大厅中央有一个灯泡偶尔开一下,何况那时常没电。夜晚里,还是用蜡烛的时候多,煤油也用的,但那时煤油供给也不足,很难买到,蜡烛就不一样了,我们这边的小街上有一个回收杂物破烂的小店,常把一些蜡袋运回来(具体也不知是哪里弄来的,只知道这些袋子都是用来装蜡用的,收回来的时候还有很多的蜡粘在里面)然后请一些人为他清洗,那时我是常去的,不但可以拿到微薄的酬劳,还可以把清洗出来的废蜡带回家去。

    带回去的蜡并不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蜡烛,而是碎碎的、有黄的、也有白的,用手捏上去有点油腻的感觉。我们把这些蜡带回去之后,紧接着就是进行加工,找来一根竹筒,把一端的节锯掉,从下面的小节中钻一个小孔,用一根棉线穿过,绑好,固定在竹筒圆心的中间,然后,就把煮熔的蜡水灌入,放置一会儿,干后,用刀把竹筒剖开,取出里面的蜡条,这就是我们那时用的蜡烛了。

    有些时候,我们为了省事和方便,并没有把所有的蜡都制成蜡烛,而是用一个浅底的铁罐子,在里面放上一些碎蜡,然后点上一根灯丝放上上面,一边燃烧一边把里面的蜡熔化掉,蜡烧完了再添上去,这也是我们常用的蜡灯。

    年幼初上学,纵使在理解能力方面还是浅薄的,但我对于书的厚爱却情有独钟,忙完作业和家务后,剩下的时间就是翻书了,那时最爱看的却是漫画与童话故事方面的书籍,看了一遍又一遍,还有几本厚厚的古典小说,也曾看过的,然而看不太懂,这是我那时能找到的所有的书籍了,除此之外就是向别人借。我的沉默性格或许都是来源于我与书本无言的对话吧!烛光的飘忽,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伴着寂夜里沙沙的翻书声,这种挑灯夜读的岁月一直伴随我多年,至今也令我难以忘怀!

    夜风轻拂,烛光的火焰在左右摇动,我在叹息着,为什么蜡烛没有生命?你指引了我度过黑暗,走向光明,我应该感恩的!然而,我唯一能做的只是看着你不断的烧燃!

    (本章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