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明空,弘治暗争一三三-第2/3页





    于是眼珠儿一转,却道:

    “主上,太子殿下此举却有些莽撞了是不?总是主上在侧,要行令也得先宣主上帝令以镇军心啊!太莽撞了太莽撞了……”

    李治侧他一眼却道:

    “朕不帮他,因为朕若帮了他便是让他赖着了。可朕却没说过不允你们帮他的话儿……须知天子之名亦得万民齐呼方成真……”

    德安闻言微微一怔,偷偷瞄了李治一眼,便转头去,欲笑却强忍。

    清和则长舒一口气,可又苦恼道:

    “可主上若不相助,太子殿下还能找谁相助呢?元舅公么?他可正忙着……何况论文政元舅公其材伟也,论武功……他老人家可比不过主上……

    这四相神卫可是主上您多年亲手调教出来的,虽比不得那另外几支神卫英武非凡,可也非元舅公可以轻易驱使的啊……

    嗯,算来算去,大唐朝中虽有好些理兵治军的强将,可都在边疆……而且便是他们出面,这些人平素可都是天子亲兵,未必能服他们的管。

    总不能去烦英国公罢?

    他老人家眼下倒是在京中,可昨日一回来,便着主上之令去制定与新罗议盟之约的事了,怕是忙不过来……”

    “真是……说你灵时你偏不灵了!这宫中现成不是就有一位长于兵法之道的大人物么?真是……舍近求远做什么?”

    德安终究还是忍不住了,开口便骂。

    他这一骂却叫清和彻底懵了,翻着眼睛朝天,傻怔怔想了半晌才道:

    “擅于兵法之道的大人物?除了主上?还有谁啊?这宫里如今又没别个大人物了,除了咱们主上,便是咱们娘……”

    言至一个“娘”字,清和突然哑了声,低头下来,傻傻地看着李治。

    李治头也不抬,旁边德安倒是直对他翻白眼。

    好一会儿,清和才讷讷道:

    “可是……可是娘娘那儿啊……哈哈……”

    他咽咽口水,缩缩脖子,可怜兮兮地看着德安。

    跟了李治与媚娘这些年,他就从来没见这两天俩人闹得这般大。平素里一个口中说着要赶人,转身就会留门的,一个就直接粘着不肯分的……

    这一日多来,简直就是一句话儿也不说了。

    膳倒是一处用,就是晚上俩人都不一处窝着了……

    清和却不傻,只是拿眼看着德安。可德安呢却就装看不见。

    可怜兮兮地呆了半晌,清和咬咬牙——罢了,英国公他老人家不常常念叨,说什么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么?便去拼这么一回也无妨……

    思及此,他长吐口气,便向李治行了一记大礼,转身小跑离开。

    德安看看他,再看看李治,忍不住摇头,再摇头。

    台下还是一片纷乱,甚至在李弘越来越小的声音之下,那些兵将们个别胆子大的,偷偷拿眼瞧了瞧李治之后,甚至都显出了些微敷衍之态。

    李治还是没有任何表情动作,只是定定地看着。

    李弘的额头之上,开始冒出汗来,圆圆的小脸儿,也开始染上两抹羞恼的红霞。

    不过很快,他的窘境就被打破了。

    一脸大汗的清和,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进了场内,附着他的耳朵说了几句。

    李弘瞪大眼看着清和,还不及言语出口,便听得清和立正了身子,喘好了气息,清清嗓子道:

    “皇后娘娘有令!诸朱雀卫听宣!”

    皇后娘娘四字一出口,李弘便立时感觉到,面前这些刚刚一直在敷衍着自己玩的大汉们,面色一凛,那出口的一声齐喝颂礼,也远比面对他时来得更加认真恭肃。

    他眨了眨眼,有些茫然。

    清和继续宣道:

    “今有朱雀神卫掌旗将某,以侍臣之份,竟行欺主之道!主君在上,太子在下,国储有令,竟以储君年幼可意欺之,视龙威如无物,暗中敷衍,实大不敬也!

    金吾卫者,虽属大唐军兵,却亦为内廷之制,身为大唐中宫之主,理应加以着教!”

    他停了停,看了一眼面露惊恐的那个掌旗将,再看一眼有些了悟的李弘,继续扬声道:

    “传皇后娘娘令,赐军棍八十,行杖者当庭而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