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本无罪,怀璧其罪四十三-第2/4页





    只是,姐姐,文娘姐姐,以玉明来看,只怕这刘宫侍之死,另有内情呢!”

    文娘一怔,想了一想道:

    “你的意思是……”

    “多半是有人借机行事。

    只怕,凶手离不出那万春殿的门槛儿廊庑之下。”

    玉明直快道。

    玉如立时皱眉:

    “虽说那万春殿上下没什么好人物,可到底也是中宫。

    若无证据,咱们还是别轻易地下定论的好。

    毕竟眼下主上前廷正忙着收服群臣,娘子又是怀有身孕,眼看不过一两个月便是要临盆……

    你若没什么断定的证据,可别瞎说,给娘子添些心烦。”

    玉明却道:

    “只怕还真不是玉明瞎说呢!

    姐姐不知,方才玉明一路上回来时,便留心去打听了一番,这才知道呀,昨日那刘宫侍吃的东西,却不是她自己寻来的,而是别人在她面前说不要了,好生给了她的。”

    玉如一怔:

    “别人不要了给她的?

    那只怕也不是什么可疑的人罢?

    刘宫侍行事向来谨慎,若无十分把握,只怕便是那人打着咱们娘子的旗号,她也不会轻易接了吃食的。

    或者……

    是不是她也当真是……

    当真是顶得不住了?

    唉!左右都是那些没人性的东西作孽!

    好歹也要寻了机会去告了主上,要让这些没天良的,一个个儿地都陪了刘宫侍受上一受苦才好!!!”

    玉如恨恨道,文娘也点头:

    “多半是如此呢?”

    玉明应道:

    “没错,听说那送了东西与她的,却是个再老实不过的小宫女,平素里又是向来与人无争的人物,上上下下,都因她老实肯干,又没什么心思,特别喜爱她。

    所以各宫各殿里,都没少赏过她些粗简吃食用度的……

    据说此番赏了她的,便正是那万春殿下的一个小宫侍,说是本来替皇后预备的一盒子冰絮糕(唐时宫廷里的一种糕点,特点是软如丝絮,透如寒冰,入口温热,可一旦化开就会有种类似今日的薄荷所带来的冰凉清爽感,甜而不腻,丝滑动人,所以才叫冰絮糕),结果因着凉了些,皇后嫌冰不想再吃就赏了那个小宫侍,小宫侍又素来是不能吃这东西,所以才转送与那刘宫侍的。”

    文娘听玉明说得急了,有些含混不清,便立时止了她,自己先在心里理了一理,这才道:

    “玉明妹妹,你的意思是说……

    那赠了糕点与刘宫侍的小宫女,是从一个万春殿下的小宫侍手里得来的糕点?”

    “正是。”

    玉明也知道自己说得急了,便仔细地又说了一遍:

    “那个小宫女是个浣衣所的粗使宫女,可是她为人老实又肯干,各宫各殿都喜欢她,所以也有许多与她交好的宫侍寻着机会,总会给她些好东西。

    比如此番,王皇后平素最爱吃这冰絮糕,可昨日里做了却不知为何没有好好吃了,反而是给放冷了。

    文娘姐姐你也知道,那冰絮糕吃的时候若非趁热,那股子冰意儿许多人便受不得住。

    于是皇后便说自己正吃着温补的药,不能食这等子凉性东西,叫赏了自己殿下的一个与这粗使宫女交好的小宫侍。

    小宫侍呢也是正行红事,不能吃这东西,加之点心一类物事又是最耐不得放,越放越凉硬,不再能吃,所以她也就大方赏给了那个粗使宫女。

    那粗使宫女一来好心,二来也是她与那小宫侍一般情状,巧巧的也是正行红事食不得凉,知道这刘宫侍为了省下钱来给陈王殿下撕布制衣,已是足足地两三日水米未沾牙,于是便将这东西给了那刘宫侍……

    结果……

    结果……”

    玉明看了眼文娘,似有深意地道:

    “结果竟是这般巧,偏偏就是这一日的冰絮糕里用的粉子,今日竟替换成了一旦冰凉,便会格外压人胃口的厚底儿粉子(就是类似今日的薯粉一类的,吃下去比较难消化而且压胃的淀粉,与极易消化的藕粉之类被称为薄底儿粉子的东西是相对的。冰絮糕因为需要保证它软绵如絮的特性,所以根据一些据称是唐时的民间食谱记载,这道从盛唐起才开始流行于民间的宫廷糕点主要是用藕粉制成的,当然也偶然会有喜欢用薯粉或者是荸荠粉制成的厚实冰絮糕的人……比如说武曌传里说武则天就是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