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欲伐楚,焉可止之六-第2/3页





    李治思虑半晌,摇头道:“不成……”

    太宗见他有所悟,便含笑不语,自由他去想。只由着王德端了些茶水来奉上与父子二人食之。

    李治想了好一会儿,太宗才放下茶水,慢慢开口道:

    “稚奴呀!你可还记得,当年你母后还在时,父皇身边有两个萧姓美人,父皇很是不喜。因为她们总是各自仗着家中功勋争宠邀媚,使得后廷不安。

    可你母后却再不理她们,只是偶然申斥她们两句,剩下的时光,便只与贤母妃她们说说话儿……

    父皇当时便问你母后为何不理?

    你母后却给父皇讲了一个故事。”

    李治一怔,便道:

    “什么故事?”

    “这故事是说山中有一个樵夫,一日结伴上山砍柴,突遇二虎所化精怪。

    这两只虎妖皆欲吃人,此人大惊之下,便欲挥了柴刀去除两只虎妖,结果反被两虎妖合力咬杀分食之。

    他的儿子知道了,便也上山去,欲除二虎为父报仇。

    别人都拦了他道:你父亲勇猛,尚且不敌二虎,何况你一人之力?

    这樵夫儿子却道:父亲勇猛,然终究无谋,只能以强敌强。是故而死。如今我上山去后,只要问那虎妖一句话,便可得除去二虎。

    后来,他便执意上山了。大家都不放心,便暗中跟着他一起上山去看。

    结果正如这樵夫儿子所说,他只对那两只虎妖说了一句话,那两只虎妖便都死了……”

    李治听得出神,乃道:

    “那樵夫儿子到底说了什么话,却让两只虎妖死了?”

    太宗含笑道:

    “那樵夫儿子上了山,便对着两只虎妖泣道:我知道今日性命难保,也不求保命,只是我身上肉薄骨多,只怕是难以同时使二位饱腹,是故想问一声,不知哪位虎大王要吃我呢?”

    李治微一思索,便立时有醍醐灌顶之感:

    “父皇……”

    “若己方势寡又欲操全局,那便掷血食于山中,但只观众虎相斗便可。”

    太宗含笑道。

    李治感恩太宗,乃微含泪道:“多谢父皇教诲。”

    太宗点头,又淡道:“说起来,朕本对那崔氏有几分愧念的……可是他们崔氏,还有那崔敦礼终究还是将朕这一丝愧念给抹去了……

    也罢,说起来,此番若能让我儿得悟此道,便是牺牲这崔氏,也无妨。稚奴,你明白父皇的意思么?”

    李治点头,便道:“此事与太子妃萧氏二人皆无关联,实乃崔氏自己不知上体天恩,遇事不知回禀,枉然取了死志。”

    太宗摇头:

    “不能没有关联,当然得有。那几个小侍,你必然是要拿了来,与诸臣一个样子看一看的。说到底,崔氏也算是高门……

    虽然父皇也不喜欢他们这几个自命不凡的高姓,可咱们目前,还是得留着它们,不能让关陇世阀一势独大。明白么?”

    李治点头:“稚奴明白。”

    “所以呀,你得想个三全之策。

    一要全了崔氏之事,二要全了王萧二妃之命,三要全了你自己的心愿……

    来,告诉父皇,该如何是好?”

    李治思虑良久,才迟疑道:“将那几个小侍拿来作态,然后……警告王氏,扶持萧氏——毕竟她萧家之势远不及崔、王二氏,可多加培养,为咱们所用……

    最后,便使宫中一如朝堂之上,互相制衡?”

    太宗便欢喜不胜,拍了拍儿子肩膀,笑道:

    “果然是朕的稚奴……当真一点便通!”

    ……

    次日。

    东宫有报,道前番奉仪崔氏之事,已然查明,乃太子妃王氏殿中微末宫人与良娣萧氏宫中微末宫人私下有怨与奉仪,竟使害之。王萧二妃却无知其事。

    太子李治怒,便着杖杀诸侍,又亲召王氏萧氏入丽正殿,各自或警或慰一二。

    此事乃平,诸臣称善。

    东宫诸侍嫔一时皆收其性,然王萧二人,阴生互恨之心。

    ……

    贞观十八年二月十一日。

    太宗巡幸灵口方返宫中,便闻甘露殿噩耗传来:

    长孙皇后所出嫡女晋阳公主李安宁,字明达,终究不治,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