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两胡交汇?-第2/3页





    “然后就是这鲜卑人了,这一小队鲜卑人的动静,将军府早就掌握了,却一直没有出手阻击,听说是大将军有意为之,仅有的几次拦截和围剿,其实是在驱赶,生生把这支鲜卑人马,从蓟县以北,驱赶到了这幽州西部,就快要给赶到并州去了,但现在已经入了广宁郡,说不定也要去代郡,那我这边的局势,就未免太过‘混’‘乱’了。”

    上面是将军府的命令,下面则是屯兵区域的现实情况,汪荃越发头疼起来。

    “将军,”这时候,他的一名幕僚看出了汪荃的烦恼,不由提议起来,“听说代郡太守最近正在编练新军,不如……”

    “陈止那编练的哪里能叫新军?”汪荃一下就来了气,“不过就是纠结些许家丁,这样的人凑在一起,能有什么战力?”话中还有恼怒之意。

    那幕僚也知道缘由,因为陈止对代郡世家的打压和收服,原本说好要输送到北边的人力、物力,可以说都夭折了,那些世家找着种种借口拖延,说是还会在后期补上,但汪荃怎么会不知道里面的道理?

    不过,考虑到当前的难关,那个幕僚还是劝了起来:“正所谓事急从权,当下那代郡太守得了些兵马,哪怕是乌合之众,但总好过没有,将军您和不去信一封,写于陈太守,言明当前局面,也好让他牵制一方,同时还能完成将军府的‘交’代,此乃一举两得。”

    “让他牵制?一举两得?”汪荃眼珠子一转,隐隐明白过来。

    “可不是么?”那幕僚趁热打铁,“这陈太守将吴司马抓了起来,消息传回蓟县,大将军难免震怒,再加上他之前几次不敬,早就被大将军记在心里了,为何这次大将军有意引匈奴入代郡,还‘交’代将军您不可过分击之?不就是想要名正言顺的削弱陈止么?既然如此,将军您以大义招他相助,让他出人出力出兵,成则为您分忧,败则动其根本,同时削弱胡人,领将军您能从容控制局面。”

    汪荃听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缓缓点头,最后抚了抚胡须,沉‘吟’起来。

    旁人自是不敢打扰他,但这心里还是有所期盼的,在场的人或许立场不同,但对于将军府的命令,多多少少是有些抵触和不解的。

    过了好一会,汪荃忽然说道:“让人准备纸笔,我要写信。”

    “将军英明!”众人闻言,不由松了一口气,他们也着实不想因为所谓的大局,让自己身处险境。

    但紧接着汪荃的话,就让众人的心,再一次提起来了

    “这封信是写给当城吴广书的,相信他会明白我的用意。”

    听闻此言,众人面面相觑。

    当城县,乃是代郡一县,位于代县以北,再往北就是水系,距离桑干河很近。

    这条河横跨整个代郡,将这个郡一分为二,桑干河以南,是新汉朝廷掌管的地区,控制力很强,而河水以北,就是胡汉杂居之处了,多有‘混’‘乱’,为屯兵所在,靠着兵马镇压一方。

    当城如今的当家人,名为吴广书,其人娶了江东朱家的庶‘女’,而当城为代郡朱家势力所在,这代郡的朱家,又是江东朱家的一条分支,因此吴广书在这里为政,既符合当地人的利益,又能完善江东朱家和代郡朱家的联系,两边都把他看成是自己人,因此也算得上是如鱼得水。

    一连两任代郡太守,对这位吴广书都很是器重,有不少的利益让渡,于是这当城和代郡的上下衙‘门’,倒也相安无事。

    只是,自从陈止主政以来,不断派人过来,又召几个下属县城的官员汇报工神作书吧,着实让吴广书很不习惯,同时更有抵触,因为陈止对代郡世家的一些神作书吧为,是切切实实损害到了他吴广书的利益,这些日子以来,他为此不知道头疼了多少次。

    正有人因为这事,正在向他请示。

    “吴令,曹督邮派来的人,已经关了好些天了,您看是不是也该放了?”说话的是县衙中的刀笔吏,这说的却是前几天,这当城县的一件大事。

    其人口中的曹督邮,乃是代郡的五部督邮曹掾,有监察所属县的长吏之职,能察其善恶和是否称职,然后报于郡府,以便奖惩,下管几个县督邮,本就可以定期巡查下属各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