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老炮儿(求收藏,求推荐票)



    0090、老炮儿

    三月初九(4月30日)

    春意盎然,微风和煦。

    辰时将尽。

    刘辩坐在书房,手提狼毫,勾画即将生产的兵器。

    徐晃出现在门口,拱手道:“禀大王,司徒杨彪求见。”

    “带他进来。”刘辩也不抬眉,只是专注勾画兵器。

    徐晃作揖,转身离去。

    不多时。

    一身官服,须发皆白的杨彪,出现在距离书案半丈之外。

    “下官杨彪,拜见大王!”杨彪手执一物,躬身作揖。

    “可是土地的事,办好了?”刘辩话音落下,刚好为纸上的兵器收尾。

    “回大王,已办好。”杨彪补充道:“一众文武,非常配合大王的提议。”

    刘辩闻言,心里冷哼。

    献出土地,虽愧对祖宗基业,但却是保命最好的法子。

    暗通曲款,投靠董卓?

    董卓已是惊弓之鸟,难保不对官员们下手!

    “此乃土地细则,还请大王过目。”杨彪将手中的文书呈给刘辩。

    刘辩放下手中狼毫,随手接过呈上来的文书。

    文书内纸,过于粗糙。

    然,刘辩有想改良造纸术。

    但,现在打仗最重要。

    造纸?

    反倒会认为玩物丧志!

    旋即,刘辩简略查看。

    刘辩查看此物,只是走个过场。

    他相信,杨彪能处理好此事。

    然——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董卓挟天子,据长安而守,掌九州话语权。

    包括京都官员奉旨,往长安述职的可能。

    刘辩除去坐拥50万百姓,暂管河南、弘农郡。

    (洛阳令司马防、河南尹,随董卓往长安,弘农太守早已是刘辩的人)

    (河内太守王匡,虽是大将军何进的旧部,却不算刘辩的直系下属)

    竟在短短数天——

    聚拢可耕种良田8万余亩!

    可开荒地14万亩!!!

    经过黄巾起义,各地的土地流失严重。

    多数流入黄巾、白波等军的口袋。

    可随着各路起义军遭到镇压,反倒成了无主之物。

    刘辩面上大喜,“倘若这22万亩土地得以利用,不出两年,军粮足以攒够!”

    “大王所言极是!”杨彪陪笑。

    可是。

    刘辩又想到历史事件——

    董卓死于192年。

    王允施展连环计,利用貂蝉、吕布杀死董卓。

    董卓死后,李傕得到‘毒士’贾诩的指点,联合郭汜、张济、樊稠夺下长安。

    顺势,李傕成为董卓第二,继续操控皇帝刘协。

    虽然李傕早已被杀,但却有掌控飞熊军的郭汜。

    当然,刘辩重返汉末,不会让他们得逞!

    于是,刘辩决定,将所囤积的粮草提前一年完成。

    那么问题来了——

    汉末的农作物只有稻、小麦、黍,粟,大豆,赤豆,麻子等。

    除去地理位置的因素,以及国民购买力,稻、小麦、栗属于奢侈品。

    更何况,董卓接下来会毁坏五铢钱,造成货币贬值,引发金融危机。

    百姓购买物品,价钱往往是以往的数倍。

    所以,刘辩将会面临很多难题。

    ……

    就在这时。

    徐晃再次来到门口,拱手道:“禀大王,城门校尉盖勋求见。”

    刘辩与杨彪皆看向徐晃。

    刘辩忽然神情凝重,对徐晃挥了挥手,“带他进来。”

    徐晃会意,转身离去。

    杨彪满面疑惑,下意识的看向刘辩。

    不多时,盖勋来到房内。

    分别向杨彪、刘辩作揖,“禀大王,谯郡袁绍得到陛下授意,前往渤海出任太守。”

    砰!!!

    刘辩大怒,猛拍书案。

    什么陛下授意?

    分明是董卓!

    盖勋、杨彪闻声,不由得互看一眼。

    他们二人不知,刘辩所担忧的事。

    袁绍往渤海上任,多半会重现历史事件。

    刘辩回到汉末,自然不能让袁绍掌控河北!

    刘辩问:“可知东郡曹操的动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