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上山寻宝



倪烟背着小竹篓行走在上山的小道上。

  路上遇到了不少的村民们。

  她都会礼貌打招呼。

  遇到年长一点的称呼叔叔阿姨,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叫爷爷奶奶。

  谁不喜欢嘴巴甜的小闺女,尤其,这小闺女还长得这么漂亮。

  倪烟走后,人们立即议论起起来。

  “别看那小闺女年纪小,人家本事大着呢,我听说美凤家孩子鬼上身的时候就是她救过来的。”

  “什么鬼上身,我听说是羊癫疯。”

  “我家珍珍要是有她一半懂事我就心满意足了。”

  边上一名面相尖酸的短发妇***阳怪气的插嘴道:“那小闺女当然有本事,要是没点本事的话,能骑上凤凰牌的自行车?”

  此言一出,其他人的面色立即就变了。

  是啊。

  这孤儿寡母的,家里连个劳动力都没有,居然能买得起自行车,确实非常可疑。

  要知道,他们这些常年务农的人,都买不起一辆自行车!

  一名长发中年妇女微微皱眉道:“话也不能这么说,也许是人家赚的钱呢,我可听说那小闺女每天早上都起早去市里卖早点呢。”

  “卖早点?”短发妇女若有所指的道:“谁知道是卖早点还是卖什么。”

  短发妇女是村里有名长舌妇,叫王金芳,典型的望人穷。

  望人穷,望文生义,就是希望别人都比自己穷。

  一旦看到别人比自己好,内心马上就炸了花。恨不能马上挖苦讽刺,诅咒别人半身不遂。

  长发妇女跟王金芳不一样,她是个讲道理的人,立即反驳道:“大龙妈,当着大家伙的面呢,说话要讲究证据。”

  倪烟还小,若是名声就这么的被王金芳败坏的话,日后还怎么在村里抬头见人?

  王金芳看向长发妇女,刻薄的反击道:“这么说,你亲眼看见她在市里卖早餐了?还是你跟她合伙卖早餐了?”最后一句话,说得非常有深意。

  “你!”长发妇女气得满脸通红,一边咳嗽着一边道,“你这是胡说八道!胡搅蛮缠!”

  “我胡搅蛮缠?我看是周清香你心虚了吧?”王金芳瞪大眼睛,一副凶巴巴的样子。

  这周清香也不认识那个倪烟,肯定是看见人家买了自行车,想巴结她,这才替她说话呢!要不然,她会有这么好心?

  虚伪!不要脸!

  “咳咳,我心虚?王金芳!你倒是说说我为什么要心虚?”

  眼看争吵就要升级,边上立即有人站出来阻止,“行了行了,大家都少说一句,为了一个外乡人不值当。”

  周清香是个念过书的人,而且她今天有点感冒,嗓子不舒服一直在咳嗽,当下也不愿意在跟王金芳多说些什么,扛起锄头往地里走去。

  这种人,你指望能跟她讲出什么道理?

  **

  山里。

  倪烟正背着竹篓行走在山石间,这一路上,她发现了不少野生的药材。

  例如川穹、当归、白茯苓、白术、熟地黄、黄芪、柴胡等。

  这个时候西医正在撅起,中医已经渐渐被人遗忘,所以山上的物资比较丰富。

  倪烟甚至发现了一株野人参,而且还是七匹叶的老参。

  少说也有一百年了。

  人参被称为百草之王,能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尤其适合产后气虚的产妇。

  倪烟欣喜若狂,拿起铲子,小心翼翼挖着人参的根部,生怕弄断了一根须须。

  片刻之后,一颗完整的人参就被挖了出来。

  虽然是野生的,但这颗人参的品相却非常好,也很粗,在药房的话,没有几百块钱是买不下来的。

  倪烟将人参放在竹篓里,继续在山林间行走着。

  这山上既然有人参,那就不止一颗才是。

  果不其然,不一会儿,倪烟就在附近找到了第二颗人参,不过这次不是七匹叶,而是三五年的小人参。

  虽然不是老参,但功效也比药房里卖的好。

  挖完第二颗人参,倪烟就再也没找到第三颗。

  人参这种东西可遇不可求,倪烟也没在坚持找人参,而是又接着挖了些其他的草药,期间还发现了一株芦荟丛。

  芦荟可是个好东西,不但能美容养颜,还是一味中药,能泻火;解毒;化瘀;杀虫。主目赤;便秘;白浊;尿血;小儿惊痫;疳积;烧烫伤;痔疮;疥疮;痈疖肿毒;跌打损伤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