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一叶障目-第2/2页





    史嵩之和郑清之两人听到贾似道的话默然不语。

    从心底来说,两人都认为贾似道如此作为实在是有些杞人忧天之举,毕竟蒙古人前不久才在襄阳城吃了个暗亏狼狈退兵而去,如今河北等地的后金军正在跟口温不花纠缠不休,甚至山东中原等地的宋人金人也都有些蠢蠢欲动之势,蒙古人哪还有什么精力来管大宋?

    “呵呵,圣上最想要什么,不用师宪说,想来两位大人也都是清楚的。为何我大宋一定要死死的等着蒙古人主动南下?被动的挨打?洛阳和开封两京,中原数千里的沃土,都是我大宋祖业,如今却是都任由蒙古人铁蹄践踏,这又是为何?朝中宗室、理学一派还有其余各派,纷争不休,又有何用?若是大宋能延绵万载倒还好,若是真有国破家灭的那一天,后世史书如何评论当下?是口诛笔伐遗臭万年还是一笔带过轻若鸿毛?”

    贾似道知道想要空口无凭的就说服史嵩之和郑清之两人根本不可能,唯一能够做的也就是丢出一些让两人真正在乎的东西来打动两人在接下来的数年时间内跟着乔行简一起来配合一下他就好了。

    其实,贾似道心中早就有所定计。数年时间,只要一切顺利,待到他感觉时机已到,就算蒙古人不南下,那个时候他也将竭力怂恿赵昀北上。

    洛阳和开封,永远都是赵昀乃至大宋朝朝野上下所有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不说,并不代表不想,只是因为大宋朝没有那个实力罢了。

    听到贾似道的话,史嵩之和郑清之两人脸色齐齐一变。

    他们这个时候才明白,原来贾似道主动南下广东,并不是想要跳出临安城这个大漩涡明哲保身,而是根本就不想在临安城中浪费时间斗来斗去罢了。

    口诛笔伐遗臭万年?一笔带过轻若鸿毛?

    这确实是个问题。

    他们两人还知道,贾似道还有一句话没有说,那就是青史留名流芳百世。而这也是每个读书人尤其是身居高位的读书人心中最想要的东西。

    “似道不图其他,只希望两位大人能够给似道数年时间,一切的一切在数年之内都可以见到分晓。到时候会如何,想来就算似道不说,以两位大人的心胸和眼光自然就会看清如今似道所做的所有准备到底是为何。似道在此,拜托两位大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