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黑夜中的厮杀-第2/4页





    任义和张英的两路军应该算是距离张俊最近的军队了。如果两军能够及时赶到,而那扑来的蒙古军真的是西夏人的军队的话,那么凭借着枣阳军、随州军和信阳军,张俊还真的打算在战前先来个开门红,杀杀口温不花的锐气了。

    不过他同样也担心,任义和张英这个时候自顾不暇。五万真正的蒙古骑兵精锐从襄阳方向杀过来,很难保证任义没有被这股足足有五万人的蒙古骑兵给咬上。

    如果真的被咬上,那么张俊也就只能靠自己了。

    斥候回来的很快,带回来的消息让张俊大喜过望。

    从北面下来的那股军队确实不是蒙古人的精锐,而是驻守在唐州城内的西夏军队。人数也不太多,只有三万人。这个人数不太多消息,却是让张俊心中一沉。

    枣阳军也不过才两万余人,如果真的要跟这股贪功冒进的西夏人厮杀,那么那数万一起离开的百姓必须要分兵护送他们前往襄阳,如此一来他手下的兵力怕是要更加不足。

    张英和任义的随州军、信阳军的人数也差不多,三路大军如果合兵一处,夹攻这三万西夏人,张俊自然不用太过担心,可是他担心的是任义和张英没有办法及时赶来加入战场,要知道他们也带着不少百姓呢。这些百姓,不仅是屯垦的主力,同样也是经后京湖战区的兵源,是万万不能放弃的。

    如果任义和张英的两路大军不能及时赶来,他仅仅靠不到两万人的枣阳军,想要吃掉凶悍的三万西夏军队,很是有些危险,一个不好甚至要将他自己都搭进去。

    张俊犹豫了半响,派出两营兵卒护送四万多携家带口的百姓加速离去,随后就召集军中诸将开始议事。盏茶时间过后,剩余不到两万人的枣阳军开始调转方向回返枣阳城。

    ……

    苊善是驻守唐州城的西夏万户,也是西夏人中少有的五个能累功升至万户的人之一。麾下三万西夏精兵,也是他足以自豪的本钱。

    午时他才收到宗王口温不花命他准备统兵南下配合大军进行襄阳之战,不过三个时辰苊善就已经提兵开始朝着距离唐州城最近的枣阳城扑来。

    他并不想做个配角,而万户也并不是他认为的终点,苊善很清楚,一旦口温不花大军到来,他这个小小的万户在数十个万户中实在是算不得什么,那个时候再想要建点战功实在是太难了,僧多粥少啊。包括他在内的所有人都认为,即便孟珙再能征善战,面对亲自统帅大军前来的口温不花,没有人会认为孟珙还有胜算。

    当然,这也是事实,横扫欧亚的蒙古人,确实有这个自信。

    如今大军未到,而唐州城距离战场又是最近的一个城池,苊善对驻守在枣阳的那股宋军早就俯视眈眈了,之前只是因为口温不花的命令才不敢妄动,如今既然口温不花已经下令了,苊善自然不会将这个等于白送的功劳拱手让给别人。

    天已经黑了,所以即便隔着数十里远也能清楚的看到远处枣阳城方向那冲天的火光。

    看到这一幕苊善心中更是大定。宋军能够得到蒙古大军即将来袭的消息他并不意外,当初孟珙发动襄阳之战前表现出的蛛丝马迹,蒙古人同样也都清楚,只是因为蒙古人没有将宋军放在眼里,也没有将襄阳城放在眼里,所以才没有采取更加激进的应对。

    苊善敢肯定,口温不花的大军不可能到的这么快,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宋军得到了蒙古即将大军来袭的消息,提前撤出了刚刚攻占的枣阳城,撤出之前焚毁一切可用的材料粮食房舍包括破坏城墙,这是之前历次战事中宋军军队经常干的事情,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蒙古人从这些被放弃的城池中得到可以用来攻城的材料。

    “宋人已经弃城而逃,看那火势,想必也没有烧多久。宋人肯定将那枣阳城的普通百姓一起带走了,肯定走不了多远。”苊善端坐在战马上,似自言自语又似在给手下诸将分析,“传令大军,调转方向赶往襄阳城,命斥候全出,一旦发现宋军大队,立刻以火箭告警。本将要将这股宋军羔羊全部留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