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朝廷有旨,建庙-第2/3页





    如果说黄子澄,朱桂不给面子,也就不给了,但是太子。大明阴廷之主,这面子他不好不给。

    “殿下,太子殿下到了。”太子通过冷祈兰传达了太子朱标要过来的信息。

    “他怎么来了?大明不是在打仗吗?”朱桂疑惑道。

    冷祈兰眨着眼睛,没有问。在她看来,朱桂也是大明。大明在打仗,他不也在打仗吗?难道现在不是在打仗,他在闲着?

    咦?他确实是在闲着。

    不过她不会说。哪怕太子问,她也不会说,虽然太子是神,但是她也发现了忠义城更容易修炼。如果能一直呆在这儿,也没什么不好的。

    “嗯,如果太子要过来,是不是要建庙?”朱桂想到太子打招呼的原因,问道。

    “是的。”

    神有神域。不是想去哪,就去的。

    就像是忠义城,如果没有神网布置,他可过不来。而庙,便是神网的结点所在。

    “殿下应该建城隍庙……”冷祈兰建议着。

    不同的时代,神系有着不同的规定。比如大明的神系便是以城隍有核心,并有着严格的形制。

    大殿正门上悬“城隍庙”匾额,并配以对联“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

    大殿内供奉金山神主汉代博陆侯霍光大将军坐像,左首为文判官,右首为武判官,次为日巡与夜查,日巡、夜查以下为八皂隶。

    第一对立柱悬有对联“威灵显赫护国安邦扶社稷,圣道高明降施甘露救生民”以赞扬城隍神的功绩,上悬匾额“牧化黎民”。

    第二对立柱上悬“刻薄成家难免子孙浪费,奸淫造孽焉能妻女清贞”的对联以警示世人……

    “你等一下,为什么是霍光?”

    大明重立阴廷,自然会有朝廷神官下到地方负责营建城隍庙。

    像是朱桂身为封王,他所需要建成的城隍庙也就只比老朱低一等,但也是王级城隍庙。

    朱桂也猜过大明会立哪个为城隍之主,毕竟老朱没认“祖先”。

    真有神官下来,朱桂没料到会是霍光。

    “殿下,在阳世,生活中,做好事或者做坏事,都是由人自己决定的。可是人死后到了阴间,地狱的官府从古到今,从来不会放过要惩罚的坏人。霍大将军……”

    在神官的介绍下,朱桂才明白霍光在古人的心中地位很高,既然不亚于周公。

    后世可是把他归为权臣的。

    倒是后来九尾一语道破了玄机--收兵。

    不说历代王朝,唯独汉以强亡,单说鬼越老越灵,而朱元璋可是欺负过鬼,他想让东吴孙权为他守墓。

    如果老朱是的还是历史上的绝天地通,倒是没什么问题。甚至他会像历史上封秦裕伯为城隍。

    秦裕伯,元代(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出身海陵秦氏,为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婉约派一代词宗,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宋龙图阁直大学士淮海公秦观(少游)八世孙,江浙行省中书省儤使、中书省肃政廉访使秦知柔之孙,国子监学录、下沙盐运使司监税官、浙西道榷鹾使秦良颢之子,与其弟秦亨伯合称“二秦”。

    朱元璋多次称秦裕伯为:“裕伯博辩善论说,占奏悉当帝意,帝数称之。“秦裕伯去世后,朱元璋一直心神不安,他以“生不为我臣,死当卫我土”,亲自敕封秦裕伯为城隍神,受百世香火供奉。

    然而,现在不一样。重立天地通,他欺负了人孙权,他得低头向孙权道歉,不然人东吴的鬼不干。

    但是老朱一个皇却要向一丫王道歉,这该老朱不干了。所以朝臣们给老朱出了个主意,封霍光。他东吴再牛,也是汉臣。更重要的是霍光一生止步于侯。

    正所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不管如何,霍光未篡,这就够了。

    而且权臣好啊!正好压那东吴一头……

    不得不说这帮子大青巾冒坏水,是真尼玛合格。

    立下了霍光,接下来便是元辰殿。元辰殿:又称六十甲子殿。元,为“善”,元辰,就是指吉利时日的意思。元辰神灵是中国的年岁神灵,与每一位中国人的年运有关。中国古代子以天干地支循环相配由甲子起至癸亥结束,以六十为一周,故也称六十甲子,后道教以六十甲子配以神名,从而形成了道教元辰信仰。因六十甲子神灵是星神,故也称太岁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