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今夜月明人尽望(四十六)



    林妈妈这话儿,假装自己甚的都没听见的灵璧其实还真不见得听见了就能懂。

    不知不觉的,眼看着进来这府里都一个多月了,可就搁这一亩三分地上晃悠了,倒是把耳房里存了多少笔墨纸砚的都给摸清了。

    虽也时常跟着菘蓝出门当差,院子外头的姐姐妈妈的也着实见过一些,尤其一天三趟地往来于外厨房,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若说一见如故那是不可能的,可点头之交倒也攒了几个。

    可不用说,都是当差的,至于主家之中,灵璧唯一熟悉的也就是但闻其名未见其人的太夫人了。

    毕竟《语文》一书就是太夫人编撰的,漫说外厨房,就是府里头如今的好些个规矩也是太夫人循序渐进的整改的,甚至于灵璧还恍惚听说,林妈妈还曾在太夫人跟前当过差……

    除此之外,甚的长房二房三房的,甚的大姑太太孙姑奶奶的,灵璧俱是一摸两只脚。

    更别说她打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循规蹈矩,进府之后更是如此,哪里听过这样的说法。

    而且,灵璧还记得清清楚楚的,头一天进来,菘蓝就特地嘱咐过她们,不叫她们非议主家,可林妈妈今儿这话,不但是从未有过的僭越,就连这语气,亦是少见的轻浮……

    菘蓝许是同林妈妈待惯了,也许是知道些甚的,倒是不觉得如何,不过饶是她是地地道道的家生的,府里头生府里头长,也不是很懂林妈妈的“道理”,毕竟同灵璧差不多,她自小到大紧箍咒似的悬在脑门上的,亦是“规矩”二字。

    不过撇开二房的肆无忌惮不提,听林妈妈这语气,难不成是长房抑或三房要回来了?菘蓝不觉地蹙了蹙眉头,只随后想到上回腊八家去时爹娘的感慨,脸色一变,登时就不敢言语了。

    脑子里乱七八糟甚的都有,不觉地就替灵璧操心了起来。

    按说府里头各房主子间的隔阂越甚,她他们底下人的日子才越好过,可这是对那些个有根有底的人来说的,像灵璧这种甚的都没有的,只能在夹缝中求生,也就是个垫背的罢了。

    别看还有将近五个月的光景才定前程,谁都不晓得这期间会发生甚的,就像之前谁都没料到林妈妈会向外头买人一样,其实年关一过,天气乍暖还寒的,吃了端午粽,还有三天冻,实则都不用到端午节令,下半辈子是好是歹,就能知道个大概了……

    看着乖乖守在白炉子旁熬浆糊的灵璧,小姑娘一手一勺一勺的加水,一手拿着勺子在锅里搅拌,一心两用,搅拌的速度依旧又快,力道又均匀。

    好容易忍到浆糊出锅,忙不迭地同她说起闲话来。

    灵璧这才知道这府里竟是书上才有的簪缨世家、书香门第。

    累世读书做官的人家,家里的老太爷是在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任上告老的,上书三回,前前后后长达七八年,直到旧年,圣人方允,因着年迈体衰的缘故,自打回乡后,这一年多来都在城外的别院休养,饶是旧年过年亦不曾回府。

    菘蓝还偷偷同她感叹来着:“也不知道今年老太爷会不会回来……”

    灵璧是真没想到这家的老太爷竟是那么大的官,虽然灵璧也不知道甚的礼部尚书、甚的武英殿大学士究竟是多大的官……不过对于这位老太爷回不回来过年的,她是真没甚的感觉,就是觉着好奇……那这样说来,太夫人同老太爷,岂不是,嗯,另楚寒巫?

    倒是少见,毕竟之前她就听双花说过,说是府里腊八时的腊八粥也好,点心粥菜也罢,并不归外厨房料理,而是归茶房主持,而且到辰光太夫人会亲自出面,率领一干下人亲自烹煮。

    还说甚的“直到这会儿,道道工序,太夫人都是要一一指点,样样过目的……”春燕就说她来着,叫她吹牛皮也要有个谱儿:“又是甚的太夫人系围裙,又是五六个头号的白炉子椅子排开,要不是知道你连院门都出不去,这样活灵活现,我还要以为你是扒拉在太夫人的墙根底下亲眼瞧见的……”自是把双花气了个倒仰的。

    而灵璧不过出了一小会儿神罢了,菘蓝已经说起长房的大老爷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