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刺秦-第2/3页





    只是他好像闲不住似的,一对清澈纯净的眸子异常灵活,左看右看,就是不看路。

    而且他光看还不够,一路行来,只要眼前出现任何活物,他都要上前逗弄一番,不时有松鼠、野兔、落鸟一类的小动物被他惊得四处逃窜,搞得平静的山径小路两旁,一阵鸡飞狗跳。

    这二人自然是袁天罡和杨朔师徒了。

    说起来,这对师徒也挺有意思,一路从山上下来,二人之间竟然连一次交谈都没有。

    袁天罡是要保持自己的高人架子,保持自己的神秘感,所以吐字如金,能不说话就不说话。而杨朔不说话的原因就简单了,没有共同语言。

    相处了这么久,杨朔也差不多看透了自己这位师父的底子了,除了有点算卦的本事外,就只剩下装模作样了。

    二人就这么沉默着一路前行,差不多半个时辰过去,视线里出现了一座宽阔得足以几辆马车并行的石桥。

    此处距洛阳城已经不远了,当初隋帝杨广修洛阳东都,曾在此大兴土木,所以进出城池的要道自然不会寒酸。

    桥上有商旅行客来来往往,虽然正值战乱,此间倒也热闹。

    洛阳大战,周围百姓们能逃的几乎都已经逃走了,但仍有一些人或是滞留不去,或是从远方而来。

    这种情况看似奇怪,其实也很正常,人心向利,就算是打仗,只要是有利可图,自然有人会愿意冒险。

    只是毕竟不是太平时节,尽管有人愿意冒险来往洛阳,可一个个脸上都绷着,做买卖的不敢大声吆喝,路过的行人也脚步仓促,让人不知不觉间就被肃杀的氛围所影响。

    杨朔远远的停下脚步,眉头轻蹙。

    他感知敏锐远超常人,一般人到了这里,只会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劲,可是他却感觉到前方好像盘桓着一只远古凶兽,此时正张着鲜血淋漓的大嘴,等待猎物靠近,就一口吞下。

    简单来讲,他感觉到了危险,前所未有的危险!

    几乎是瞬间,杨朔浑身上下无数根汗毛同时竖立,一股寒气从尾椎涌了上来,令他身上肌肉都紧紧绷了起来。

    袁天罡则是神色淡然,似乎一无所觉,也好像一切都不被他放在眼里,他脚步不停,大模大样往桥上走去。

    就在这时,后边大路上传来一阵马蹄声,如闷雷般轰隆隆碾压而来。

    袁天罡下意识地停住脚步,往路边一闪,杨朔也反应过来,连忙也朝路旁一让,定睛往大路上瞧去,就见一队铁骑轰隆而来。

    这队铁骑战马雄骏,盔明甲亮,虎贲之士二十余人,手中握的都是鹅卵粗细的红樱大枪。

    后边也是二十余人拱卫,中间一人却只着轻甲,看年纪不过双十,英眉入鬓,面目俊朗,身材颀长,英姿勃发。

    袁天罡远远一看,便拂尘一扬,赞叹道:“此人仪表不凡,定是人中龙凤!”

    杨朔听了不禁侧目,眼中露出一丝鄙视,九分质疑。

    袁天罡瞥见杨朔眼神,轻哼一声,不悦道:“收起你那破眼神儿,为师既擅占卜、望气,懂得相术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杨朔撇了撇嘴,悻悻的移开目光,再次望向那人。

    他脸上不屑,但心里对袁天罡在这方面的本事还是服气的。

    已近洛阳,骑兵们放慢了马蹄,到了近前一看,那年轻人竟是李世民,但奇怪的是,他身上穿的却是隋军的盔甲,杨朔不禁愕然。

    袁天罡见是李世民,眼睛微亮,得意的看了杨朔一眼,卖弄道:“看吧,我就说此人不凡吧。”

    此时,那大石桥下水面之上,一艘小舟正缓缓驶来,船首站定一人,头戴竹笠,身穿两截衣,打着绑腿,显得极是干练。眼看将到桥头,那人忽地抬起头来,居然蒙着面,竹笠下一双浓眉,双目炯炯有神地向桥上望来。

    十余骑勇士刚刚驰过石桥,李世民刚刚提马上桥,来到桥中心,那船夫忽地大喝一声,双足用力一顿,就见那小船猛地一沉,压得船下河水向四下一溢,扇形溅泼开来。

    旋即那人就像离弦的利箭,冲天而起,直扑桥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