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煞3-第2/2页





    学生食堂就在这条马路对面,而在马路两边,照例有一些住在附近的居民,背来了自己做好的菜肴。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句古话似乎永远适用于每所学校周围的居民。

    这些前来卖菜的人不是居住在场镇上的居民,就是住在学校附近的菜农,这些人对于学校的作习时间,甚至比学生还要清楚!

    每天早、中、晚三餐时间,他们都会提前在家里做好一两盆菜肴,并赶在饭点时间汇聚到这条马路的两边,放下背篼,取出盛有菜肴的盆子,将菜盆放到地上,然后蹲下来,或者坐在自备的小凳子上面,等候学生们前来光顾。

    尽管菜的品种总体上不算少,但因为季节原因,难免会有一些雷同的菜肴。

    不过,就算菜一样,甚至做法也相同,味道却会因人而异。

    虽然已经过去了三十一年,但那时吃饭的场景仍记忆犹新!甚至连价格也还记得:

    荤菜每份两角钱,素菜每份五分钱,而像豆腐这种介于荤素之间的菜,则定价为一角钱一份。

    这些卖菜的人,除了少数人只收现钱外,绝大多数人都不介意学生使用饭票和菜票。

    不管什么菜,份量均相差无几,都是用饭勺子给你来一勺子。

    有些人为讨学生欢心,以便多争取到一些回头客,会在一勺子之外,再酌情添一点点。而有些人则显得比较小家子气,舀了一勺菜后,决不再添一丁点,哪怕学生开口叫添点也往往不予理会。

    因为今天是星期天,所以来学校卖菜的人比平时要少几倍。平日公路两边,地上摆满了盛有各种菜肴的菜盆,而今天却只有五六个人,七八样菜。

    我打好饭菜,就站在公路边,胡乱吃了中饭后,因为心系画展的事情,所以懒得去河沟边洗碗了,而直接拿着没洗的碗和汤匙去了教室。

    本来我有点担心喻川还在教室里画画,但我走进教室后,却见教室里静悄悄的,空无一人。

    虽然我很好奇喻川的画作完成情况,但怕对方其实并没有离开,而只是去上厕所了,所以我按耐住自己的好奇心,没有去偷看喻川的课桌下面是否放有画稿,径直走到自己的座位上,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白纸和圆珠笔,开始画起来。

    因为没有用铅笔打草稿,而是直接用圆珠笔在这么大一张白纸上面作画,所以难免有些地方比例处理得有一点失调,但总体而言,我对自己的画作还是比较满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