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 玉言下旨竟不行-第2/3页



  “要不陛下召尚书仆射前来一问?”

  尚书令前时称病,已经十余日未有到台阁办公,现在尚书台代理总务的是尚书仆射。

  却只是这会儿天色已晚,召尚书仆射进宫,显然不太合适。

  刘协也是听说过许多前朝故事,尽管年少,现下也还是已有些政治智慧的,大晚上的,急匆匆地召尚书台的吏员入宫,传将出去,只会使那些不知底细的朝臣们胡乱猜测,值此兵荒马乱之际,弄不好,严重点,还会因此而引发起人心的动荡不安,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故而,刘协便压住疑惑,暂且罢了,未有当晚便召尚书仆射来见。

  这天晚上,刘协仍时在伏寿的宫中住的。

  整个晚上,刘协都是心事重重,他与伏寿说了这件事情,末了说道:“皇后,你说怪不怪?朕的旨意前天就已送出,却至今未有传下,亦不知是因何缘故,这真是莫名其妙!”

  伏寿劝慰刘协,说道:“陛下,明日把尚书仆射招来一问,不就知道原委了么?”

  刘协说道:“也只能如此了!”

  好容易等到第二天,刘协一大早起来,就命人去召尚书仆射来见。

  未等太久,尚书仆射到至。

  刘协在小殿见之,等这尚书仆射行过礼,刘协叫他起身,却也没有废话,直接就开口询问,说道:“朕前日命召董承回许县的令旨,为何到现在没有传出?”

  “原来陛下今日召臣,为的是此事。”

  刘协点了点头。

  “回陛下的话,这件事,臣前天就想进禀陛下,却这两天台中委实太忙,一时竟抽不出时间来,既然陛下今日问起,那臣就今日禀告陛下罢!之所以陛下的那道令旨未有下发,是因陛下此旨,不是经过中书拟的旨意,也没有门下的审议。”

  刘协愕然,说道:“不是经过中书?”

  “陛下自是知晓,凡有圣意传下,皆需先经中书拟旨,门下审核,最后再由尚书奉行,而陛下之此旨,却既非出自中书所拟,又不曾经过门下之审,故虽到尚书,而臣等无能行也。”

  这话听入刘协耳中,刘协哑口无言。

  中书拟旨、门下审议、尚书执行,这一套程序,本朝此前虽也不能说没有,但就眼下言之,事实上是荀贞执政朝中以后,由他确切规定下来的,——当时杨彪等人认为这个程序上的规定,有利於限制尚书台,亦即“录尚书事”荀贞本人的权力,故对此俱表赞同,因而在朝中得到了顺利的通过,也就由此,现在朝廷的旨意,一概都必须要经过这位尚书仆射适才所言的“中书拟旨、门下审核”这两道过程,尚书才能执行。

  也就是说,单从现在朝廷执行的圣旨从拟定到行施的程序而言,这位尚书仆射说的一点没错。

  “你这是在说,无论大小事,朕都应当先令中书拟旨,再过门下审议,最后下到你尚书台,才能得行,是这样么?”

  尚书仆射听出了刘协隐含的怒意,但不畏惧,一板一眼地回答说道:“回陛下的话,正是如此。乡里小民且知,无规矩不成方圆,况乎朝廷,国家大事?陛下,此制不可不遵也。”刘协坐在龙椅上,瞪着这尚书仆射,看了一会儿,却这尚书仆射说的在理,他终究亦无可奈何,只好说道:“罢了!就先经中书拟旨。”命赵悦立刻去找中书令来见。

  同时,刘协没有叫这尚书仆射退下,他打定了主意,等中书令到后,就叫中书令当场拟旨,再把令旨传给门下审议,然后便尚书台把之执行。

  等了好长一会儿,中书令来到。

  刘协把自己召他来的原因,向他说了一遍,令道:“你现就为朕起草此道旨意。”

  中书令面露为难,抬眼看了下宦官们捧来的纸笔,没有动手去写。

  刘协甚觉奇怪,问道:“你没有听到朕说的话么?”

  中书令说答道:“陛下,拟旨通常该由中书丞拟写,此非臣之务也。”

  刘协简直啼笑皆非,他怒极反笑,说道:“非你之务?”

  “尚敢请陛下恕罪。”

  刘协喝令赵悦道:“去把中书丞召来!”

  中书丞姓阴,是荀贞故长吏阴修的从子,他出任此职才不到半年,召他入宫的旨意下去,他来的倒是比中书令要快,未久便至了宫中,入进殿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