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 新老侍中两不同-第2/3页



表了皇甫郦出任虎贲中郎将后,对於刘协,荀贞基本就已形成了外、中、内三线的布局。外为司隶校尉部,其有掌管治安之权;中为卫尉丞,宿卫宫城;内为虎贲中郎将,值宿殿中。——还差了一个执金吾,执金吾主掌宫城外、京城之内的警卫工作,荀贞现下夹袋里没有合适出任此职的人选,也就只能暂且罢了。不过话说回来,许县还没有正式定为都城,刘协等现尚都是在城外临时起造的所谓“宫城”等区域居住,目前来说,其实也不需要执金吾,最重要的两个警卫这块儿的工作,正是负责宫城内和殿内警卫的卫尉、虎贲中郎将。

至於荀悦的入朝改任侍中,则自是为了接替转任卫尉丞的钟繇。

继续在刘协身边放一个自己人,以能时刻地掌握到刘协思想的动态,并在关键政策的决定上,对刘协作出足够大的影响,这当然是必不可缺的。

——却是说了,戏志才不是已经为侍中了么?又为何再把荀悦从人丞相的职位上,不远千里地调到许县,把他也又任为侍中?这是因为,戏志才虽现为侍中,可以他的才干,如果让他整天跟在刘协的身边,明显是大材小用,且以戏志才的性格言之,他也受不了这个拘束,故而荀贞就把荀悦调了过来,任为侍中。

说来亦算有趣,戏志才年岁比荀悦,然比之荀悦,却是老侍中,荀悦年岁长,却是新侍中。新老不同,两人的个性等也不同,比起戏志才,荀悦就非常适合侍中此任。

一则,荀悦从小好学,於今早是硕儒,乃荀氏族中当下最以学问而有名於外的一人,出任侍中是名至实归,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二者,荀悦不是腐儒,他在政治上有他自己的见识,并且他的见识多与荀贞所见相同,他所写的政论文集《申鉴》,於未完书之前,送给荀贞看时,荀贞就赞不绝口。《申鉴》现已完本,荀贞专门刊印了数百册,分赠给了朝中的诸臣和他控制地域内的州郡的长吏们

三来,荀悦的年龄在荀贞的族兄弟们中是年岁最长的,今年快五十岁了,稳重有度,从其性格方面讲,把他放在刘协身边,也是最适宜不过。

……

听到刘协此问,荀悦不假思索地回答说道:“回陛下的话,袁术昏招迭出,先已有吕布与他离心,后他竟又起意西入关中,以致其部将士早已就人心离散,车骑将军荀贞今奉陛下钧旨,亲率王师,为陛下往讨之,及有荆州牧、镇南将军刘表在襄阳响应,南北夹击,以臣愚见,灭此袁术,摧枯拉朽也,快则一个

月,迟,最多也就是到三月间,露布捷报必呈陛下!”

刘协说道:“袁氏累世公卿,受汉家之恩深矣。袁术却非担不庭於朕,朕闻之,反而以孺子视朕!接连三次抗旨不遵,更甚者,用的还是同一个借口,说他患有脚疾,实在是太过轻视朝廷,轻蔑於朕!待车骑将南阳收复,擒得袁术,献於朝中日,朕定要当面问问他,朕是个孺子么?难道他就忘了汉家对他们袁氏的恩典了么?”说到后来,已是怒形於色,愤慨满怀。

所谓“三次”也者,讨伐袁术,不能无缘无故的去打,得师出有名,尽管袁术之前已经两次抗旨,又隐匿郭汜,可那毕竟是之前的事,当时没有进讨他,如果现在又把这旧事拿出来,以做讨伐他的名义,未免有些说过不去,所以在出兵之前,刘协就又给袁术去了一道旨。

这道旨,依旧是召他入朝,并在旨中,再次要求他把郭汜献给朝廷。相比前两道令旨,这道令旨的措辞、用语严厉了许多。

但是不出荀贞所料,袁术果然还是又抗旨不从,且其不肯入朝的理由,如刘协所言,竟然还是以“脚疾”为辞,其对朝廷、对刘协的蔑视之态显露无疑。

有道是“可一、可二,不可再三、再四”,已然是三次召之入朝,袁术拒绝不从;又已然是两次令他交出“逆贼郭汜”,他也是不从,至此,讨伐他的理由已经成熟。

遂由荀贞的主簿陈仪起草了檄文一道,除掉袁术抗旨、隐匿逆贼的罪过以外,又给他加上了“肆虐南阳,驱虎牧羊,士民怨之,盼王师如大旱之盼云霓”等等的罪过,总计大罪十条,小罪“罄竹难书”,荀贞稍微润色,呈递刘协,刘协阅后,表示同意,就把这道檄令以圣旨的形式颁布海内,传遍四方州郡,荀贞於是奉旨,兴王师,讨伐袁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