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 三将浴血回克郑(一)-第2/3页



  刘备代表徐荣,先把适才观察到的郑县县城的坚固程度和守军的戒备情况,向众人说了一遍。

  然后,徐荣接口,说道:“敌情便是如此,这场仗该怎么打?汝等都有何高见?就请言来。”

  战前召集诸多军吏,大家伙在一起讨论进战之策,这是荀贞自起兵以来,直到现在都还保持着的作风。——众人不知,在荀贞来的那个时代,这种会议有个名字,叫做“诸葛亮会”,但这既然是荀贞的习惯,那么上行下效,徐荣等人多也就把荀贞的这一手照搬学习了过来。

  卓膺等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徐荣坐在一边,不再作声,只是听他们说。

  陈午不爱说话,也不出言。

  刘备倒是没有丁点的架子,能和这些中级的军官们打成一团,时而称赞几句某人所出的主意,时而摇摇手指,表示对某个军吏所提建议的不赞同。他态度和气,有平易近人之风,偶尔还会开个玩笑,因便是被他不赞同建议的那些军吏,却是见得他的反对,也并不生气。

  众人正议论之间,忽有斥候,从西驰马而还。

  在虽然纷乱,然却有秩序的筑营区域里,这斥候很快就找到了徐荣等人,跳下马,奔之近前,向徐荣禀报,说道:“将军,郑县西出现了贼援,从长安方向而来!”

  众人的讨论戛然而止。

  徐荣问这斥候,说道:“贼援兵马多少?”

  这斥候答道:“从旗帜数目、卷起的尘土,及其队形的长短等等各方面判断,贼援应当有三四千数,不到五千人,泰半步卒,骑兵约三四百。”

  被这斥候发现的此支敌人援兵,正是李傕、郭汜派来增援郑县的那支部队。这支援兵是来相助守城的,攻城的话,骑兵用处不大,守城也是一样,所以是以步卒为主。

  “应当有三四千数”,这话传到众军将的耳中,卓膺等便有人不觉面色陡变。

  却徐荣,刘备、陈午三部合兵,也不过才五千步骑,郑县守卒据此前的情报探知,大概有两千来人,以徐荣三人所部的这五千兵马,便是把紧急情况下,可以临时调动上阵的民夫算上,攻城也已是不很容易;现下又来了与本部兵马人数相近的敌之援兵,这场仗恐怕就更不好打。

  刘备亦是微微色动,喃喃说道:“贼援三四千人?”问道,“贼援距郑县还有多远?”

  那斥候答道:“四十里上下。”

  刘备面色再动,再是抑制,周围众人也能听出他话语中带出来的那点难以掩盖的惊讶,他说道:“已至郑东四十里处?怎么这么快!”

  却是说了,李傕、郭汜所遣援兵距离郑县还有四十里地,而徐荣等部是刚到郑县城外,则这个斥候是怎么突然之间就跑到四十里外,并又在发现了敌援后,又奔回四十里,赶回来向荀贞等人禀报的?他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到这些的?

  原来,这斥候并非是徐荣在到达郑县后才遣派出去的,而是早就遣派出去了。

  既然荀贞已经料定李傕、郭汜会增援郑县,那么在向郑县进兵的时候,徐荣又怎可能不会对长安方面有无遣派援兵此事多做注意?是以徐荣早早地就派出了数路斥候,打探长安那边的情况。这个回来禀报的斥候,是最早派出的一个。

  徐荣安坐地上,面色不变,点了点头,说道:“好,我知道了,你先下去休息。”

  这斥候大汗淋漓,衣甲上遍布灰尘不说,眼睛里也布满血丝,昨天晚上他是通宵未眠,也确实是已经非常疲惫,应了声诺,退将下去,自去寻临时搭起的帐篷休息。

  待这斥候走后,刘备、陈午以及卓膺等将皆是默不作声,齐齐把目光投注徐荣。

  徐荣抚摸胡须,沉吟了片刻,顾视诸将,说道:“贼援来甚速,距郑县城只有四十里远了。至迟明天入夜前,他们就能赶到此地。汝等以为,现下我部该何以定策?”

  短暂的安静后,卓膺等将再次开始议论。

  和刚才全都一门心思讨论攻城不同,此时的诸将意见不一。

  有说不如赶紧开始攻城的;有说贼援既然已经快至,仓促间,郑县城恐怕难下,那不如暂先放弃攻城的打算,转而进行实施荀贞所下军令中的后备方案,即:先把敌人的援兵挡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