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四陈并力厚丘陷-第2/3页





    “虽未明言,亦此意也。”

    孙观说道:“如果是因为袁本初表周昂为豫州刺史,所以荀广陵亲至厚丘督战的话,……都尉,我以为我等可以不用理会他的来信,依旧按兵不动。”

    “噢?”

    “先前我等所以不助陶恭祖者,无非两个缘故:荀广陵善战,名震海内,陶恭祖必败,此其一缘故;荀广陵外有孙文台为援,又有袁本初呼应,此其二缘故。……现下,既然周昂将会南下争豫,那么就是说,首先,孙文台不能再成为荀广陵的后援了,其次,荀广陵若助孙文台,必会与袁本初反目,也就是说,袁本初也不会再帮他了,既然如此,我等又何必从其调令?以我之见,不如我等现在就返回琅琊,借郯县未下之机,彻底掌控琅琊全郡!候以时日,待荀广陵果真出徐援孙文台时,……都尉,我等也不是不可以占一占徐州的啊!”

    吴敦听了孙观这话,怦然心动,说道:“都尉,仲台此话甚是!”

    臧霸却和他们的看法不同。

    臧霸说道:“荀广陵援孙文台,此是后话,当下你我如不出兵,却是祸事就在眼前啊!”

    “都尉此话何意?”

    “荀广陵已至厚丘,召我等而如我等不去,反归琅琊,则荀广陵自就会知我等意矣,为免后患,荀广陵必攻我等。……我且问你二人,你二人可有许君卿、荀仲仁之谋?”

    “……没有。”

    “你二人可有潘璋、关羽、刘邓、赵云、张飞、陈到、文聘诸人之勇么?”

    “……没有。”

    “你二人的部曲可有荀广陵的部曲精锐么?”

    “……不如。”

    “谋不及之,勇不及至,部曲不及之。郯县虽未下,东海已大半入荀广陵囊中,彭城亦附,是荀广陵现有近四郡之地,又地广於我。以此攻我,我等便是占了琅琊,能打赢么?”

    “……打不赢。”

    “君等再请试观天下,可有如你我亡命者为州郡长吏的么?”

    “……没有。”

    曾经是“亡命”,而后来成为州郡长吏的,不能说没有,确实有,还不少,但那是“党人”,是“名士”,是因为政治原因而“亡命”的,荀贞就曾“亡命”,去孙坚那里躲了好一阵时日。因为政治原因而亡命,比如说得罪了宦官,不得不潜逃,这反倒会增加“亡命者”的政治名望,但臧霸、孙观、吴敦等人却既非名士,更非党人,没有名望,出身也不好,他们的亡命纯粹是因杀人犯了事,——真正出身好的,就算杀了人也不会亡命,比如夏侯惇,十四岁就当街杀人,结果如何?不但安然无事,并且“由是以烈气闻”,反而扬了名声,又如光和年间的司隶校尉阳球,年轻时,有郡吏侮辱了他的母亲,他因结少年数十人,不止杀了这个郡吏,还灭其满门,结果又是如何?“由是知名”,还被郡中举了孝廉,去朝中当了尚书侍郎。

    所以说,臧霸等人出身不行,虽有些名声,可那点名声远远不足以支撑他们掌一郡、一州之地,孙观的建议只是痴人说梦,根本就没有实现的可能性,他们如真的觊觎徐州,别人不说,只阙宣、陈登、糜竺,这几位本地的强龙就不会答应。

    臧霸对此,是看得很清楚的。

    接连几问,孙观、吴敦、孙康都是摇首。

    臧霸说道:“那还说什么不理荀广陵召令,归还琅琊,更胡说什么取占徐州!”

    孙观、吴敦、孙康张口结舌,哑口无言,不再发问说话了。

    於是,臧霸留孙康屯守利城,亲带孙观、吴敦,整顿兵马,拔营南下,疾赴厚丘。

    利城距厚丘百余里,臧霸等人日行八十里,拔营的次日便到了厚丘城外。

    徐荣正在城下指挥,荀贞带着荀成等迎接之。

    臧霸到时,是上午时分,厚丘城下,荀军正在攻城。

    投石机等重型的攻城军械投掷不已,兵士们附城猛攻的杀声震天,敌我的鼓声不绝,便是在远离战场的营外,臧霸犹能感到地面的震动和听到兵士、战鼓的声音。看到荀贞等人在营外相迎,臧霸把注意力集中到当前,大老远地就下了马,与孙观、吴敦等步行上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