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天寒遥寄冬衣去-第2/3页





    “便是无事,明公如出行,地方必迎接,这也是扰民之举。方今秋收、秋种方毕,吏民劳累,正是到了应当清静无为、让吏民得到休养的时候,吾闻仁主明君以养生民为务,昔何敞为汝南太守,立春日,常召督邮还府,督邮尚不欲其扰县,明公为郡将,又怎可为此扰民之举?”

    “这……。”

    “明公自至郡,平贼逐贪赃、仁民爱物,郡人皆以为得贤明主君,今如扰民出行,恐损令名。”

    遇到这种忠直苦谏之臣,荀贞亦无法,只得收起了出行之念,笑对王淙说道:“尚卿,直臣也。”

    这句话是夸赞尚正,听入王淙耳中,却似有讽刺他之意。王淙在郡府里的职位不管是以前还是如今都比尚正高,可在忠直上他远不如尚正,不过要说他没有原则性也不对,他也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只是他恪守的这个原则却不是荀贞所希望的。这几个月,无论荀贞怎么“以恩义结之”,他就是不动摇,一直保持对荀贞“敬而远之”的态度,在公事上严格服从荀贞的命令,亦不徇私,可在私交上却始终与荀贞保持距离,不肯掺和到荀贞和赵家的斗争中。

    他在被荀贞擢为郡功曹前是郡督邮,督邮责在“监属县”,不但监管部内属县里的吏员,监管部内属县中的地方豪强亦是其职责之一,他在郡督邮的位置上坐了很久,对赵家子弟在他部内诸县的违反乱纪之事必然了如指掌,如果他肯投向荀贞,能省荀贞很大的劲儿。

    可惜,他就是这么“有原则”,就是不肯投向荀贞。

    荀贞对此也无可奈何。

    王淙久经宦海,脸皮早练出来了,虽觉得荀贞对他似有讽刺之意,然却坦然而坐,面不改色,附和说道:“尚卿所谏甚是,固为直臣,明公宽雅大度,从谏如流,亦明主也。”

    荀贞哈哈一笑。

    虽接受了尚正之谏,息了出县之念,然却可以把江禽等人召来相见。

    荀贞遂传檄郡南,命江禽、任犊、原盼择日来府。

    待其来到,当面细问屯田诸事。

    任犊早年曾掌荀贞私财,原盼务农出身,两人有条不紊地钱粮、农具等物之入支和秋种的具体情况有条不紊地报上。原盼以前入过太平道,做过传授太平经文的上师,弟子众多,他亦颇有组织能力,从江禽、任犊口中,荀贞得知在此次组织降卒屯田的过程中原盼的功劳甚大。

    荀贞加以勉励,说道:“原卿操劳有功,我当嘉奖。”命侍立堂外的典韦去后宅取一瓶蒲桃酒和一盒豆酱来,准备赐给原盼。

    在典韦奉命去取此二物时,荀贞对江禽三人说道:“魏郡迭遭贼乱,郡县贫弊。前些时,各县报上了今年秋收的粮数,实不多也,因为贼乱,民户缩减了很多,上个月的秋种虽然还算不错,可耕种的亩数不及往年,即便风调雨顺,明年的夏收情况也不会太好。民以食为天,屯田不但事关郡府收入,更事关郡人口粮,诸卿万不可轻视,要谨慎细致,不容有失。”

    江禽三人应诺。

    典韦取来了蒲桃酒和豆酱,拿来堂上。荀贞示意他交给原盼。原盼拜受之。

    当下葡萄的产量不多,蒲桃酒的制酒之法知者亦不多,所以此酒是珍稀之物,价格昂贵,荀贞离任赵郡时,邯郸荣送他了几瓶,现下此酒少见,时人以之以贵,荀贞却是见惯不怪,并且穿越到这个时代后,他也喝过此酒,尝过味道,因而除了打开过一瓶,让陈芷、迟婢、唐儿喝过,余下的都留着没动,备为赏赐之用。

    江禽、任犊面现艳羡之色。

    江禽吧唧了两下嘴,笑对原盼说道:“老原,此酒乃明公之赐,你可不能藏私。”言下之意,要与原盼共享。

    原盼不小气,说道:“若论屯田之功,伯禽最大,阿犊次之,盼这点微功不足一提,实不敢当明公之赐,然尊长赐,不敢辞,自当与诸君共饮。”

    任犊指着盛豆酱的盒子,问荀贞道:“明公,此何珍酱?”

    豆酱是寻常之物,但这盒豆酱能被荀贞用来作为赏赐,且是和蒲桃酒这样的珍稀之物一起拿出来的,想来应非凡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