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虚席问贼进退意-第2/3页





    荀贞看出了他的拘束,笑道:“上次你给我带路,路上吃了你一个真定大梨,那香甜脆口的滋味我到现在还没忘记。怎么?才几个月没见,你却就不认得我了?”

    严猛涨红了脸,答道:“上次见君时,猛初不知君是赵国中尉,多有失礼,幸勿见责。”

    荀贞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胳臂,来到那身长八尺之人的身前,赞道:“好一个昂藏壮士!”顾问赵云,“子龙,此谁人也?”

    “此云乡人董植。”

    这次随赵云来的这数十年轻人中,严猛与这身长八尺之人是最为勇悍的。

    董植的年龄比赵云大三四岁,但从他的言行举止可以看出,显是奉赵云为主。

    荀贞点了点头,笑对从在他左右的卢广、刘备和跟着他出来的典韦等人说道:“单从外表即可猜出,董君在真定必是大大有名的。”指了指典韦,又笑着对董植说道,“董君,这是我的亲从侍卫,在我帐下素以勇武出众,改日你两人可多多亲近。”

    董植在真定的确是颇有勇名,不过虽然有名,他却是一个寒家子弟,以前从来没有和千石以上的“贵人”说过话,顶多是远远地见过真定高官的车驾,本想着荀贞这么大的名气,年少得志,这么高的官位,不定会有多么的倨傲,却不意如此平易近人,受宠若惊,连连应诺。

    荀贞给足了赵云面子,不但对严猛、董植谦恭下士,而且去到街对面,笑语吟吟地和那数十个真定义从说了几句话,随即征得赵云的同意,命府吏把这数十人引去客舍安置,并叫人安排饭食,招待他们用饭,并派人去市里请来疡医,给有伤的人仔细医治。

    把这一切都安置好,荀贞笑对赵云说道:“府外非叙话之所,子龙,咱们入府说话。”带着赵云等人,亲自在前引路,走了两步,想起一事,吩咐典韦:“遣人去县外兵营唤子芳来。”

    子芳是夏侯兰的字,夏侯兰和赵云的老家同乡同里,乃是乡里人,夏侯兰还是赵云推荐给荀贞的,如今赵云来了,不可不通知夏侯兰,叫他过来相见。

    典韦应诺,派人出城去召夏侯兰进府。

    ——赵云此次来投荀贞,并不单单是因为他所说之:真定被褚飞燕占据,他不愿从贼,遂来投奔。他这番话的前半截是对的,他确实不愿从贼,所以杀出真定,可出了真定之后,摆在他面前的选择并不止荀贞一个,实际上,他有更便利的选择,常山的郡治元氏县就在真定的南边,他完全可以去元氏加入郡兵,之所以没有去,一是因为荀贞这些月与他书信来往,彼此增加了了解,二来则正是因为夏侯兰之功。这几个月里,夏侯兰和赵云亦是有书信往来的,在书信里,夏侯兰对荀贞赞誉有加,说他是难得少见的宽仁英武之主,当世之人的乡土观念很强,既有与荀贞相熟在前,复又有夏侯兰夸赞在后,赵云出了城后遂就直接来投荀贞了。

    对此,赵云纵是不说,荀贞也能猜出一二。

    入到府内,荀贞不急着询问常山、真定和褚飞燕的情况,先令府中的婢女烧汤备饭,待赵云、严猛、董植三人沐过浴、换过衣、饱餐一顿、尽去了路途辛劳后,才於堂上开口相问。

    “子龙,真定是怎么被褚飞燕攻下来的?竟连三天都没守住?”

    褚飞燕部在性质上虽与黄巾军不同,黄巾军有政治追求,褚飞燕部只是山贼,但在部众的组成上两者并无不同,都是由亡人、流民、百姓组成的,都缺乏军事训练、缺少攻城器械,真定是常山郡的一座大城,荀贞亲眼见过此城的城墙,称得上高大坚固,却只守了不到三天就被褚飞燕攻下了,消息传到邯郸时,荀贞、戏志才、荀攸等人很是惊诧了一会儿。

    赵云等人溃围而出,是从战场上来到邯郸的,没人带更换的衣服,他们此时穿的衣服是荀贞特地命人找来的。赵云的身高和荀贞相仿,他穿的乃是荀贞的新衣,是陈芷亲手取出送来的。

    “褚燕是真定人,在真定多有亲朋、故党,内外响应,真定遂失陷其手。”

    荀贞喟叹了口气,说道:“初闻真定只守了三天便宣告失陷时我就猜此必是有内贼作乱,果然不假。……,子龙,我闻褚飞燕部现已有三四万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