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阳城治吏(下)-第2/3页





    荀贞在拿到太守手书的牒文,准备出发来阳城前,又去了戏志才家一趟,本意只是因念在此次整治郡北,任务艰巨,再回来不知何时了,故想在临走前去告一下别,再给戏志才留下点钱的,却不料戏志才居然提出要跟他一起来阳城。

    他当然不会拒绝,非常愿意。

    当时,戏志才详细地问了一下阳城的情况,在了解了国叕、沈容、沈驯等人的性格、喜好后,给他提出了两个建议:一,把在西乡招揽到的那些轻侠全部带上;二,在进阳城前,先派个人去给国叕报讯,把他将要去阳城的消息提前告诉他。

    荀贞问为什么?

    戏志才说:“郡北的不法吏民多为本地豪强,不排除其中会有亡命徒。带的人多点,既可以震慑他们,也可以在万一有变的时候,足以镇压。”

    荀贞以为然,又问他的第二个建议,又是为何?

    戏志才解释说道:此乃“张弛之计”也。你要是不知道郡北吏民的不法事,信使自不能派,以免惊动他们;但现在,你早已尽知了他们的不法事,那么这个信使就可以派,正好用计。

    荀贞问:何为张弛之计?

    他说:“从国叕每五日一视事,尚算勤政来看,此人虽贪婪,却非胆大妄为之徒,还是心存国法的。心存国法又无智谋,那么在知道了你这个杀人不眨眼的乳虎要去后,定然慌乱无措,畏惧刑罚,必会召他的亲信商议对策。他的亲信沈容,小有才智,应该会能想出一个对付你的办法。又因他没有足够的才智,以我料来,他能想出的办法不外乎‘闭塞你的耳目’,不让你接触到阳城的吏民。

    “在得到了这个计策后,以国叕之无智,定会以为上策,会放松下来,觉得万事无忧了。这个时候,你再突然出现,路上也不必下车,直进县廷,单独见他,把太守的手书公牒给他看。

    “他刚从惊骇到放松,自以为已经万事无忧了,在这个时候,他突然看到太守的公牒,才恍然惊觉你其实对他的底细早已清清楚楚了,他的应对布置实为无用,这种情况下,他必定会再度惊骇起来。短短的时间里,从惊骇到放松、再又从放松到惊骇,就算是弓弦也会被拉坏的,何况人呢?我敢断言,此时就是他最虚弱之时。你又是单独见他的,周围没有他亲信的人可以依赖,四顾无助,你只要稍加威胁,他必认罪。”

    荀贞叹服不已。

    戏志才这一套,明显是心理战啊。

    他很佩服地说道:“卿真奇才也。吾亦思得一计,自忖足以对付国叕,,然今较之卿计,方知差之远矣。”

    戏志才问他的计策是什么?荀贞半点不加隐瞒,说:我督邮院内的那些属吏们,经过我这几天的暗查,颇有几个胆子不小,做过收人钱财、给不法吏民传送消息之事的。我只当不知,对他们和颜悦色,并经常故意说:院中一切制度,悉按前督邮在时的惯例。料来,等他们随我去到阳城后,肯定会故技重施,收国叕之钱,卖我院中消息。待到那时,我就暗中飞书至郡府,请太守下处置他们的命令,然后骤然发作,或捕或杀。以国叕之无智,闻后,必惊骇,我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也许他就会自认其罪,还印绶辞官而去了。

    戏志才笑道:“此乃田穰苴杀庄贾之计也。杀鸡儆猴。若能得用,亦为妙计。”

    “不如卿计。”

    这是荀贞和戏志才的第一次合作,是戏志才第一次给荀贞出谋划策。两人都很满意对方。荀贞惊叹戏志才果为奇才,戏志才满意荀贞诚实,不如人就是不如人,直言道来,毫不隐晦。

    於是,就有了昨天那个“报恩信使”给国叕的送信,就有了今天上百轻侠的簇拥环卫。

    ……

    一如戏志才的计策,荀贞中途不下车,摆足了威风和气势,车骑百数人,大车、骏马,文吏、勇士,前后护拥,招摇过市,横穿大半个县城,直到县廷官寺外。

    紧紧扈从在荀贞车外的许仲、江禽,把车门打开,请他下车。——除了乐进有官职在身走不开外,西乡乡亭别院里的轻侠们都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