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虎胆奸雄-第2/4页





    “其实我早意从第三氏的宾客入手,之所以这几天却没有动手的原因便是在此。我与乡里的游徼没甚交情,只是在上次救援刘庄的时候,让了些功劳给他。自我来乡中后,他多数时间都在各亭中巡查,偶尔见上一次,也是匆匆一面,没有过深谈,既不了解他的为人,也不知道他对第三氏的看法。如果贸然告之,万一他惧怕第三氏,反将我卖了,岂不惹人嗤笑?”

    “那你打算怎么办?”

    “我想将此事交给繁阳亭去办。”

    “繁阳亭?”

    “繁阳亭亭长杜买、求盗陈褒皆我之旧人,料来他们不会拒绝於我,也不会给第三氏通风报信。”

    “这倒是个办法。”

    文聘插嘴问道:“荀君既有此意,为何迟迟不动?”他倒是半点也不在乎荀贞打算要“诬告第三氏”。

    “因为两个缘故。”

    “哪两个?”

    “一个是难处:繁阳亭管不到第三氏。要想让繁阳亭拿人,就必须得想个办法将第三氏的宾客引到繁阳亭界内,才好拿人。”

    “……,这的确是个难处。”

    “要说难,其实也不难。乡间的轻侠之辈彼此多相识,我已问过,繁阳亭里的一些轻侠,比如大小苏兄弟,或者邻亭的一些豪杰少年,例如江禽、高甲、高丙等,有不少都认识第三氏家的族人和宾客。通过他们设个局,或者请宴喝酒,或者博戏赌钱,也不难诱个一二人来。”

    文聘搞不懂了,说难的是荀贞,说不难的也是荀贞,这是个什么意思?他问道:“既然如此,又为何说难?”

    “难在该诱谁入局。”

    “那么该诱谁入局?”

    “本来还没有想好,但现在已经决定了。”

    文聘问道:“决定谁人?”

    荀攸猜出了荀贞的意思,问道:“可是刚才来送请柬的那个‘恶客’?”

    荀贞笑了起来,说道:“知我者,公达也。刚才送请柬的那个恶客名叫胡/平,上次第三兰来寺中给我赔罪道歉时,便是这个胡/平随从;这次,又是他来送请柬,可见他在第三氏家中必是一个得重用的人,是第三明的左膀右臂,也由此之可知,此人必知第三氏的不少隐秘。……,正是一个适合的人选。”

    “如君所言,人选已定,是不是马上就可以动手了?”

    “不然。”

    “为何?”

    “我刚才说因两个缘故,所以到现在还未动手。一个缘故是人选,另一个缘故是时机。”

    “时机?”

    “第三氏称雄乡中百余年,不是傻子。繁阳亭一动手,他们八成就会想到我的身上,虽然刚开始他们不会猜出我是想将其族诛,也许会误认为我只是想给他们一个教训,以报文谦被劫之仇,但不管怎样,他们百分百都会找到我的门上,或者亲自来,或者托人求情。……,仲业,你说到那时候,我是放人的好,还是不放人的好?”

    文聘想了一想,答道:“放与不放都不好。”

    “为何?”

    “如果就这么放了,前功尽弃。如果不放,极有可能会引起第三氏警惕。”

    “没错。所以如果时机选择的不好,到时候,我将会放与不放两为难。”

    “那么,荀君打算将这个‘时机’放在何时呢?”

    荀贞转目去看荀攸,荀攸也正看他,两人第二次相对一笑。荀攸悠然说道:“这个‘时机’就在正旦的前一天。”荀贞哈哈大笑。

    文聘不懂,问道:“为甚么?”

    “正旦的那一天,贞之要回县里。回到县里后,随便找个借口,比如说生病了,告假数日,暂可不回乡中,第三氏便想为门下的宾客求情也是不能了!”

    文聘问荀贞:“荀君,是这样么?”

    荀贞笑而不语。

    荀攸喟然叹道:“贞之,你我自幼相熟,同在我从父门下学经十年,我以为很了解你了,今日方知,我还是不够了解你。”

    “怎么说?”

    “用刑逼客,使诬其主,此大罪也。若被人知,轻则去职,重则伏法。常人纵有此意,恐怕也会隐之不及,唯恐人知,而你却从容策马,坦然直言,如等闲小事耳。不知是该说你有虎胆,还是该说你是奸雄?在这方面,我不如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