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盗马-第2/5页





    也难怪程偃忧恐,俗云:“宁负二千石,无负豪大家”。黄家借助天子乳母程夫人的权势,跋扈地方,威行郡县。

    数年前,种拂担任颍川太守时,黄家“求占山泽”,要不是时任功曹的刘翊劝阻,种拂说不定就顶不住压力,答应他们了。种拂的父亲钟暠当过司徒。他既身为两千石的高官,坐一郡之地,握生杀大权,又系名公之后,朝野知名,尚且如此,何况区区小民程偃!

    但荀贞不是程偃,他笑道:“今太守与故太守不同。故太守清静无为,不欲生事,是多宽纵;今太守贵人之兄,有宠於天子,黄氏虽有身家,必不敢相逼。你尽管放宽了心,万事有我!”

    程偃想了想,觉得荀贞说的有道理。

    现任太守名为何进,其异母女弟早年间被选入宫中,生有一子,被拜为“贵人”,深受天子宠爱。要比背景,黄家的亲戚程夫人虽是乳母,怕还是不及“贵人”。

    他这才略微宽心,迟疑问道:“那现在俺该怎么办?”

    “今日晚了,你好好歇息,待得明天,去将你妻接来亭舍。其它的事儿你就不必管了。”

    荀贞既然决意要管此事,那么首先需要防备就是别被“黄家”动手将人劫走,所以叫程偃先去将他的妻子带来亭舍看护。至於这件事该怎么处理,他寻思想道:“这事情如何,阿偃全是从高家的保役嘴中听来,究竟看上他妻子的是高家?还是黄家?这一点要查探清楚。”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以预料到对方定不会就此罢手,既然决意迎对,怎能不先将对手的底细查清?他又想道:“阿偃骤遇此事,早六神无主,不能指望他去查探对手底细。……,此事当交给阿褒去办。”亭中诸人,陈褒最为精细,将此事交给他办,万无一失。

    暮色深重,夜色将至。

    他与程偃在后院说话,程偃又是跪拜、又是磕头的,动静很大,引得黄忠、杜买、陈褒等人尽皆偷窥。此时见他俩似乎将话说完了,陈褒过来低声问道:“怎么了?出了何事?”他晓得程家欠钱的来龙去脉,是个知情人,猜出程偃此番异常的举动定与此有关。

    荀贞说道:“没甚大事。”见杜买、黄忠等站在后院门口往这边看,笑着对黄忠说道,“黄公,夜将至了,还不快些做饭?我早就饿了!杜君、繁家昆仲今儿出去巡查了一天,想来更是早就饥饿。”

    黄忠应道:“是,俺这就生火。”招呼杜买、繁家兄弟帮手,将那野兔剥皮、清洗,动手做饭。

    荀贞这才教程偃又轻声将事情讲了一遍,对陈褒说道:“阿褒,高家仗势欺人,咱们不能退让。他虽自称黄氏走狗,我却也不惧。”冷笑了一声,道,“莫说他高家,便是黄家,也不行!……,不过话说回来,此事究竟是黄家的主意还是高家的意思,需得先探查清楚。……,阿偃明日要将他的妻子载来舍中,不便打听,此事就交给你了。你明天和阿偃一前一后,分去乡亭,最好能将那保役找到,问清虚实。”

    陈褒毫不犹豫地答道:“诺!”

    “……,答应得这般爽快,你不怕惹怒了高家、黄家么?”

    “君在前,褒在后。荀君不惧褒何惧?”

    陈褒的回答很有意思,可以理解为荀贞在前头吸引炮弹,他在后头没啥害怕的;也可以理解为只要荀贞不害怕,他就不害怕,言外之意,“坚决服从指挥”。

    荀贞不由失笑,不过他却也知道,陈褒之所以答应得如此爽快,一半原因如他所说,但肯定还有一半原因是因为他姓“荀”。事实上,他之所以没有多加考虑就决定为程偃出头,固然有无法忍受部下受辱的成分在,也确实有自家姓氏给他的底气。

    尽管他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亭长,但他背后却是整个荀氏家族。

    虽受党锢之祸,荀氏如今为官的不多,便有也是小吏,但荀氏的资本本就不是为官,而是名望。天下名士,谁人不知颍阴荀氏?天下为官者,谁人不知颍阴荀氏?

    莫说一个乡中首富的高家,就是横行郡县的黄家,在对上荀氏的时候也要掂量三分。何进贵为太守,贵人之兄,对荀氏尚且客客气气,上任之始就主动拜访,在去年党锢稍解后,更是再三延请被解锢的荀氏族人出仕,所为者何?不就是图荀氏之名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