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刘公文赍旨还郯(下)-第2/3页



  “河南尹拿下了?好啊,好啊!”

  荀贞说道:“而下却唯有一虑……。”

  听到荀贞的筹划打算,陈纪非常高兴,闻到荀贞言称有一虑,便就赶紧问道:“是何虑也?可是李傕、郭汜、樊稠诸贼,贞之,你虑彼辈兵马强盛?”

  荀贞说道:“贞为今之虑,不是李傕、郭汜诸贼,是袁本初。”

  “袁本初?”

  荀贞说道:“陈公,袁本初如今已占据冀州,染指并州,近又与鲜於辅、苏仆延等达成盟约,已然两路兵进,即将夹击公孙伯圭。公孙伯圭冒天下之大不韪,弑杀刘幽州,激起了幽州的士民愤怒,袁本初此战必能取胜。鲜於辅等岂能与袁本初相抗?是灭公孙瓒后,幽州势亦将归本初矣!可以料见,袁本初的声势、实力,将会由此而更上一步。

  “冀州在河南尹之北,我若出兵长安勤王,……陈公,我担心袁本初或许会南下拦截我军!”

  陈纪说道:“贞之,你有天子密旨,此何忧也?”

  荀贞说道:“陈公,若天下士民皆能如你我这般忠心於朝廷,又何来有今日之乱?陈公,你是知道的,今天子之所得立,是因董卓擅行废立,袁本初原本就不认可今天子,早年间更曾试图拥立刘幽州为天子,以与朝廷抗衡,……故是、故是……。”

  “故是你有此忧。”

  荀贞蹙眉忧虑,说道:“是啊,陈公,我就怕到时候袁本初他非但不肯遵奉天子的密旨,甚至反而污蔑我,说此诏是假,说我别藏祸心!”

  陈纪想了一想,按袁绍的做派来讲,这事还真有可能。

  他低下头来,摸着稀疏的花白胡须忖思。

  多时,陈纪抬起脸,与荀贞说道:“贞之,我有一策,不知可行与否?”

  荀贞说道:“公之策,必然良策,公请讲,贞洗耳恭听。”

  陈纪说道:“那便在动兵之前,贞之你先占住大义,以此逼迫袁本初,即便他不肯遣兵相助,也不敢出兵阻拦!”

  荀贞说道:“陈公,天子密旨,且忧其可能不遵,这大义,又从何来?如何能把他逼迫?”

  陈纪语气坚决地说道:“待你起兵勤王之前,我愿书檄一封,昭告州郡!”

  比武力,比实力,陈纪固然是压根无法与荀贞比,可陈纪在士林中的名望和地位,却也不是荀贞能够与之相比的。明德声望这个东西,看不到、摸不着,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如果在起兵勤王、往攻李傕等之前,有他这么一个德高望重,士人中元老级别的人物,肯替荀贞向海内州郡传檄,确实会对荀贞占住大义起到相当要紧的作用。

  ——尤其是在秦项毒杀了孔融之后的这个时候。

  荀贞闻言大喜,起身下揖於陈纪,说道:“如此,贞就提前多谢陈公了。”

  陈纪说道:“只要能救出天子,扶我汉室再度中兴,肝脑涂地,何所惜也!恨只吾老矣,不得提兵亲上阵杀贼,况只一檄?贞之,你不必谢我。”

  ……

  晚上,荀贞回到后宅。

  陈芷听说了荀贞今天召见刘儒以及陈纪、陈群下午去见荀贞这两件事,就在用饭时问荀贞:“夫君,闻夫君今日召见刘公,不知都说了些什么?可是长安朝廷诸事么?”

  荀贞把和刘儒对谈的内容,大略与陈芷讲了一遍。

  陈芷感叹了会儿天子的艰辛不易,又问道:“贱妾闻阿父今天也来见夫君了,见过夫君,阿父走时,意态颇壮,不知是为何?”

  荀贞投著,摘佩剑在手,握着剑柄,把剑抽出一截,剑光如月,寒光四射。

  陈芷妙目注荀贞身上。

  剑光映衬荀贞英武的姿颜,他笑道:“少君,今日得陈公激励,为夫将作我汉室之霍光矣!”

  瞧见季夏趴在一边,安安静静地吃饭,荀贞还剑入鞘,拍了拍案几,唤他近前。

  季夏乖乖地走了过来。

  荀贞问道:“我听说你最近总是跑出去骑马射箭,有这么回事么?”

  季夏恭谨应道:“敢问阿父,何为‘总是’?”

  “……,你每天用在读经上的时间多,还是骑马射箭的时间多?”

  季夏回答说道:“骑马射箭的时间多些。”

  荀贞问道:“这是为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