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阎柔宣威潞河北(十三)-第2/3页



  “这也就是说,打掉渔阳郡后,就等於是断掉了公孙瓒的一臂。又且邹丹此人,是公孙瓒的心腹重将,我军将他击败,也能够重重地打击公孙瓒所部的士气,而又我军若可以速败邹丹,那么公孙瓒援兵到时,我军还可以反客为主,再试试看能不能於野战中把他击败。若是可一举而败之,幽州全境不就可以就此光复了么?”

  鲜於辅等人的军略并不是很强,听了阎柔的这一番分析,众人俱皆赞同。

  鲜於银挺身而起,按剑说道:“此讨公孙瓒,我愿为先锋!”

  鲜於银的官职是骑都尉,幽州多马,他手底下本来是有不少骑兵的,可是蓟县、居庸两次大败之后,他手底下的骑兵损耗了很多,或者阵亡,或者被俘,或者溃散,现在他手底下其实骑兵倒是没有多少,反倒络绎来投的一些汉兵步卒被拨到他了帐下,如今不少,有两三千人。

  阎柔笑道:“何须君来打先锋。待至战时,君统好本部即可。”

  胡骑不像汉人的部队,他们不需要准备太多的辎重,骑马行军的途中,甚至只用冷食即可,都不用烧火做饭,渴了喝些随身携带的酪浆,饿了吃些随身携带的胡饼,便就足够。

  所以在辎重这一块,胡骑不需要费时准备,而军的汉兵虽然有,可现下汉兵的数量不特别多,因此在进战的计划方略定下以后,只用了短短的三四天时间,全军就已经备战妥当。

  阎柔把汉、胡步骑分作了四部。

  汉人的步卒、骑兵由鲜於银、尾敦统带;乌桓、鲜卑胡骑一部,由苏仆延统代;他从中选出精锐的汉、胡骑兵数千,自己统带;剩下的则交给了塌顿派来的那支部队的主将统带。

  数万步骑这日从上谷郡的北部离开草原,向西进军,前往渔阳郡。

  ……

  苏仆延率其部从辽西郡往上乌郡来的时候,邹丹就已经接报。

  从辽西郡到上谷,首先要过右北平郡,其次要过渔阳郡。

  那个时候,邹丹其实就想半路拦截苏仆延的,只是苏仆延他没有往渔阳郡的腹地走,他是靠着渔阳郡的北界,也就是燕山的南边山麓向西进的,最后到了上谷郡,走的都是草原,又隔着山,故此邹丹没有派兵截击,却同时他也早往上谷郡方向派了斥候,时刻地在打探阎柔等的情况,因而阎柔等部才一从草原出来,邹丹那边的斥候就飞马回来向邹丹禀报。

  乃於阎柔所部进入渔阳郡之前,邹丹已然闻报知悉。

  渔阳郡的郡治在渔阳县。

  渔阳县位处在渔阳郡靠北的位置,距离上谷郡的边界只有七八十里地。

  邹丹闻报之后,召集帐下诸将,虎坐席上,凛凛顾盼,与诸将说道:“阎柔和苏仆延等居然敢领兵来犯我境,真是不知死活!我决意出兵迎击。”

  部将中有一人说道:“明公,据报,阎柔、苏仆延所部兵马有数万之众,我军才只万人,何不守於城中,等君侯的援兵到后,再做进击?我军在内,君侯援兵在外,内外夹攻,足可一击而破之矣。”

  “卿此策,常理之策耳。”

  “明公此话何意?”

  邹丹说道:“我料阎柔到了渔阳后,一定不会直接来进攻我渔阳县的。若我军困守城中,便是坐视阎柔及彼辈胡儿掳掠我郡余县,害我生民,是以我军不能够只在城中坐守。”

  这将问道:“明公为何说阎柔不会来攻我渔阳县?”

  邹丹蹙眉说道:“我渔阳周边的地势,你难道不清楚么?”

  那将听了这话,遂不复言。

  却是渔阳县西边、东边皆是大河,渔阳就处在这两条河之间,挨着西边的这条河。这东西两条河基本是并行而流,中间的间距只有三四十里地。换言之,也就是说,其间区域地方相当狭窄,别说不利於骑兵的纵横驰骋,就是步兵,也不利於在此地进行大规模的敌我会战。

  阎柔所部大多是骑兵,他怎么可能会带领部队进入这两河之间的狭窄地带而来攻渔阳县城?如果他这么做,那他就是把他自己的部队带入死路,绝境了。

  所以邹丹有此判断。

  ――邹丹的判断挺对,阎柔确是没有直接来打渔阳县的计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