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荀镇东巡行二州(九)-第2/3页



  姚?饶有所思,瞅了荀贞几眼。

  荀贞说道:“叔潜,你想说什么?”

  姚?意味悠长地笑道:“明公,上计长安、贡献方物,恐怕不是单单为了尽人臣的本分吧?”

  “不然还能为何?”

  姚?不肯说了,只是脸上的笑容越发意味不明,说道:“明公智深如海,非?能及,明公是否还有其它的打算,是否尚有其它的目的,?猜不出。”

  荀贞一笑。

  他当然是有其它目的的。

  第一个目的是,再次取得与身在朝中的钟繇等人的联系,了解一下朝中、长安现在的情况。

  第二个目的,也是最重要的目的,则是,加上豫州,现而今荀贞已是三州在手,曹操、张邈这些敌人已成昨日之敌,接下来,就是须得全力以赴对付袁绍这个强敌了,而要想战胜袁绍,只靠军事力量显然不足够,必须得政治、军事两手齐下才行,故而,荀贞亦想借此上计长安、贡献方物的机会,和今之天子取得联系。

  此种话语,不足为外人道。

  姚?没有追问,荀贞也就不提。

  游山半日,下山而返。

  两天后,回到彭城县,在彭城县休息了一日。

  这天上午,荀贞一行启程,离开彭城,冒着小雪,东往下邳郡。

  下邳郡的郡治下邳县,与彭城县一样,也是位处在泗水的岸边,只不过彭城县位处泗水南岸,下邳县位处泗水北岸。沿着泗水一路东行,约两百里远近,至彭城、下邳两郡的郡界。

  姚?等把荀贞送到此地,与荀贞作别。

  ……

  荀贞等复前行不远,进入下邳郡界,接到前边传报,说下邳相刘儒、下邳都尉何仪等下邳郡的文武大吏在道边候迎。

  刘儒、何仪等在路边等候荀贞,从天不亮开始,等到现在过午时分,已经等了多半天。

  天寒地冻的,地上积雪数尺深,天上落雪飘飘,在郭嘉等过去把他们带到荀贞车外时,诸人虽然此前都是在车中坐等的,可个个还是被冻得抖抖索索,但在荀贞驾前,众人不敢失礼,因是虽然手脚都冻得麻木,不听使唤了,刘儒、何仪诸人还是努力地保持仪表。

  和徐州、兖州别郡的太守相比,刘儒作为荀贞的颍阴老乡,其在荀贞帐下的资格虽老,但名声也好、才能也罢,大概都是最低的,其人无有高名著誉,亦无出众才华,唯一可以拿得出手的只有其族的族声和他本人处政的兢兢业业。

  刘儒本人的勤恪暂不多言,只说颍阴刘氏的族声。

  颍阴刘氏与刘备家相同,亦是汉家宗室,不过与刘备家到刘备这一代已类若黔首不同的是,其族累世官宦,在颍川颇有名声,单就颍阴的诸姓而言之,仅次荀氏,也可算是一个冠族了。

  荀贞下车,与刘儒、何仪等人相见。

  见罢,荀贞笑道:“听说君等一早就在等我了?大冷的天,这么客套作甚?”

  刘儒恭恭敬敬地说道:“此臣礼也,是下吏等本该做的。”

  荀贞呼他的字,亲切地笑道:“公文,你说到臣礼,我正好有件事与你说,想听听你的意见。来,你来我车中,与我共坐。”示意何仪等各还他们的本车。

  何仪等倒退离去,刘儒虽在荀贞后头,登木阶入进荀贞车中。

  车里生有火炭,四下垂裹厚帘,可还是令人颇觉寒冷。

  荀贞自坐下,请刘儒亦坐。

  刘儒年纪不小了,昔年荀贞在颍川郡为吏时,刘儒当时曾任郡府的门下贼曹,那时他已是壮年,如今其子刘志都已成年,现於荀成部中做荀成的司马,他的年岁更是愈长。

  荀贞打量着他,问道:“公文,你今年有四十几了?”

  刘儒答道:“儒今年四十有八,年近知天命之岁矣。”

  “四十八了。……公文,体力还好?”

  刘儒莫名其妙,不解荀贞此问何意,心道:“莫不是有谁私下里向明公进什么谗言了?说我治郡,精力不支?”小心答道,“回明公的话,儒自觉体力尚好,精力亦还不错。”

  “我有个重任想交给你,不知你愿否应之?”

  刘儒问道:“敢问明公,是何任也?”

  荀贞抚须笑道:“便是我打算择吏一人,代我西赴长安朝中,一则上计,二来进贡。公文,我思来想去,此任非你莫属,只有你最合适。只是此去长安,数千里之远,兼且路上盗贼丛生,不但辛苦,而且危险,不知你是否愿意,故询问於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