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吕奉先四攻沙羡-第2/8页



  和氾嶷这类的武将不同,张辽尽管年轻,年尚未而立,但却是很有些政治见识的。

  张辽安营扎寨,布置预备阻击夏口援兵等务,无须赘言。

  夏口城内,蔡瑁、黄祖闻报:“张辽屯兵沙羡北,筑营不前,分兵一支,往沙羡城外而去。”

  两人皆智士,从此一报,就猜出了张辽的意图,知他如此举动,只能是为阻止夏口援助沙羡。

  黄祖说道:“吕布自率主力攻袭沙羡,今日军报,说他兵马已快到沙羡县城,咱们应当及早遣援,赶去援助沙羡才是,可现今咱们的主力还没抵至沙羡,江面已为张辽所迫,此人勇将也,这该如何应对?”

  ——调集援兵是需要时间的,从接到吕布南下的消息起,到现下为止,黄祖、蔡瑁虽然是已经络绎不绝地往沙羡派了些援兵,并且援兵的主将还是黄祖的儿子黄射,但截止目前,进到沙羡县城的援兵数量还不算多,加上城中本有的守军,而今沙羡城里差不多只有数千兵马。

  蔡瑁说道:“张辽其虽勇将,我荆州子弟难道就不如他么?你我帐下诸将,哪个不是我荆襄的豪杰之士?张辽今既兵迫江面,咱们就遣兵往去挑战,待战败他以后,继援沙羡便是。”

  “恐不易胜之。”

  蔡瑁不以为然,说道:“张辽,骑将也,水战非其长,兼以其部舟师多水贼,又有我西陵旧兵,是其军已乌合,我军又可得内应,败之有何不易?”

  黄祖没有其他对策,听了蔡瑁这话有理,便也就同意了。

  於是,蔡瑁、黄祖便就点兵出城,泛舟江上,去到张辽水营近处搦战。

  哪知张辽竟是闭辕门不战,压根就不理会从远处江面上飘来的阵阵叫骂之声。

  蔡瑁、黄祖传下令去,命令强攻张辽营垒。

  张辽年纪虽轻,今年不到三十岁,可他自从在北地开始,就一直从军征战,军事经验却是极丰富,而且其本人悍勇,又善抚兵士,激战於江面之上,他必定非是蔡瑁、黄祖的对手,然他这水营,半在水中,半在陆地,以陆助水,他凭靠营寨,固守抵御蔡瑁、黄祖部的进攻,则是绰绰有余,因此他虽兵马不是很多,处於劣势,然而蔡瑁、黄祖却是屡攻不下。

  连攻了两天,不但没把张辽的水营攻下,蔡瑁、黄祖且损兵折将,两人无法,只好撤军回城。

  蔡瑁收起了对张辽的小看,心道:“较以吕布、张扬、李傕、郭汜等并凉诸将,张辽非名显者也,居然善战如此。果然并凉出将,其地固乏文采,剑客、壮士之流,不可轻觑也。”

  张辽的水营攻不下,就等於是说从夏口到沙羡的这段江面不安全,蔡瑁、黄祖从而也就不敢大批地增援沙羡。於是这般,沙羡西北、夏口东南这段江面上,由夏口而出,往援沙羡的部队就日渐减少。张辽靠着“双管齐下”和守营不战的策略,基本实现了阻截夏口援军的目的。

  ……

  沙羡县城。

  蔡瑁、黄祖攻张辽水营之战快到尾声的时候,吕布率其主力到达了沙羡城外。

  到城外的次日,亦即蔡瑁、黄祖攻张辽营不克,不得不暂撤还夏口的那一天,出於担心张辽不能久阻夏口援兵的缘故,吕布没做耽搁,便就展开了对沙羡县城的攻势。

  沙羡此城被黄祖经营已久,却是城池坚固,并守城的兵卒,皆是江夏本地的子弟兵,皆愿服从黄祖父子命令,故是在黄射的身临矢石,亲自指挥下,布军接连攻城三日,却也仅仅是把城外的护城河给填出了几段通道而已,还没有能够进入正儿八经的攻城、攻坚阶段。

  ——沙羡邻江,江水丰沛,所以其城外的护城河挖的是又宽又深,只把这一条护城河填出几段通道出来,就费了吕布老大的劲,伤亡了百余兵士。

  攻城三日,到第四日上,布军的攻势停住。

  早上开始就在城头等着布军接着攻城的黄射,等到下午,也没见布军发兵来攻。

  快傍晚时分,黄射觉得布军今天肯定是不会发起攻势了,便回到城墙上的窝棚里,打算休息会儿,便在此时,有军吏飞奔着赶来传报,禀道:“十余骑出吕贼营,到我城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