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刘表信到郯县来-第2/12页



  陈宫笑了笑,说道:“君侯,单只如此,自是不能使黄祖相信的,但君侯不防於现下的行军途中,就向江夏散布传言。”

  吕布问道:“散布什么传言?”

  陈宫说道:“君侯就说,君侯这次来打江夏,实非君侯情愿,而是被袁公路强迫而来的。如此,黄祖闻之,以在下料之,他必然就会相信明公实无攻江夏之意了。”

  陈宫这话听来好像有点费解,怎么就向外宣扬说是袁术让吕布来打江夏的,而吕布不愿意,那黄祖就会相信了?但吕布作为局中人,却是在听完陈宫此话后,便即刻明白了他此话中暗含的意思,即是:利用吕布和袁术的彼此不和,让黄祖相信,吕布他的确是被袁术逼着来打江夏,吕布本身是不情愿的。

  吕布搞明白了这一点,点了点头,说道:“君的此意我明白了,却我就算是让黄祖相信了我是被迫而来打江夏的,又能怎样?”

  “君侯请听在下继续说。”

  “你说。”

  陈宫说道:“黄祖既闻明公是被迫来打江夏的,就一定会以为明公必无坚战之心,接下来,他会怎么做?在下料之,他就会大胆地派兵来援平春县,而又因误以为了明公无有坚战之心,他军中的将士则就势必会大意轻敌,……君侯,这样一来,不就给了我军可趁之机么?只要君侯能够抓住机会,将其援兵击败,挟此之威,然后攻城,平春没了援兵,此是孤立无援之城也,克之何难之有?平春已下,其余三县定然震骇,取之也不难也。”

  说简单点,陈宫此策包含了两个内容,一个是麻痹敌人,一个是围城打援。

  吕布听完大喜,说道:“君此计甚佳!”歪着脑袋略想了想,说道,“但还有点美中不足。”

  陈宫问道:“敢问君侯,何处不足?”

  “就是那黄祖的援兵,他会何时遣出,要按君之此策而行的话,可是有些说不好。他要是因为见我不攻城的缘故,半个月、一个月不遣援兵,难道我就要在平春城外等他半个月、一个月么?”

  吕布这话不错,如果他仅是驻兵平春城西的话,那么黄祖觉得平春没有危险,没准儿就不会那么急着派援兵来。

  陈宫胸有成竹,笑道:“这一点,在下也考虑到了,君侯,解决这点不足亦很简单。”

  “如何解决?”

  “君侯可遣一部兵马,过平春,入?县、?国、西阳县等界,掠其百姓。黄祖家在江夏安陆,其族为江夏之右姓也,黄香之后,世为二千石,天下重之,闻本郡士民受害,在下料定,他就必定不会迟迟不遣援兵,而恰恰相反,只能会是立刻派援,来平春城外,与明公对阵了!”

  ――黄香,是本朝名臣,年少时便闻名四海,号为“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后来任官至尚书令,执掌朝政,其子黄琼、其曾孙黄琬皆官至太尉,前年王允谋诛董卓,黄琬即是王允的同谋之一,去年黄琬为李?、郭汜所害。江夏黄氏亦堪称累代公卿。黄祖,正便是此族之人。

  吕布一拍案几,说道:“正是!我不攻城,但我掠他的百姓,我就不信他能坐得住!”称赞陈宫,说道,“陈君,你这条计好啊,够毒!”

  陈宫面上微微一红,不快心道:“这吕奉先,夸人也不会,我这计怎能称毒?”

  吕布说做就做,立刻传令下去,命即遣人制造他是被迫来攻江夏的谣言,向江夏郡内传播。

  且不多说。

  军行数日,四月初三这天,吕布兵马出了南阳郡界,到至平春城西。

  又行一二十里,於离平春县城还有十余里处,吕布停下行军,选了一块地方,驻下营垒,就不复再前,而是天天在营中与诸将饮酒,并故意放出风声,让平春县和附近的百姓都知道他每天都是在喝酒作乐,其实无意进攻江夏。

  同时,按照陈宫的计策,遣了张辽率兵千余,绕过平春县,入到平春东边的?县、?国、西阳县境内,抢掠地方,骚扰各县士民。

  平春、?县、?国、西阳等县的军报如雪片也似,接二连三地送到了夏口。

  ……

  夏口,黄祖军府。

  黄祖今年四十上下的年岁,他虽是镇戍江夏的重将,之前也数次领兵,有过与袁术部队交战的经历,但毕竟是士族出身,只从形貌上观之,半点也无武将的痕迹,长相儒雅,高冠袍服,分明一士人也。连着三天,他相继接到了四五道平春、?县等地传来的急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