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名望足与二袁抗-第2/4页



  刘备慌忙离席起身,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说道:“颍川名郡,衣冠荟萃,备名微德薄,只恐难堪太守其任,倘有负明公、孙郎重托,反会有损明公、孙郎的名誉。此令备不敢受,敢请明公另择贤士!”

  荀贞笑了一笑,说道:“玄德,你不必担忧,我会给你留两个佐助帮你的。”

  刘备问道:“敢问明公,将以何人为备之高助也?”

  荀贞说道:“玄德,颍川,吾之乡梓也,诚如卿言,郡多名族,高士辈出,卿虽汉家之宗室,然卿到底是幽州人,与颍川士人平素少有往来,颍士暂还不够知卿之德行,短时间内你或许不易得到他们的心服,因是我打算以督军从事韩暨来任卿之文佐。……玄德,卿意何如?”

  韩暨是去年投到荀贞帐下的。

  此人本南阳士人,韩王信之后,——这个韩王信不是韩信,是前汉初年时的诸多异姓王之一,名与韩信相同,也叫韩信,家在阳翟,封地在颍川,是以留下了韩暨这安家於颍川邻郡南阳的一支后

  代。韩暨的祖父韩术,故河东太守,其父韩纯,故南郡太守,其家亦是累世二千石。

  早年间,韩暨曾做下过两事,名闻荆、豫。

  一件是,其县有一豪强,名叫陈茂,与其家有仇,因诋毁韩暨的父兄,几乎使其父兄被判大辟之刑,也就是死罪,韩暨初时,就此无所反应,而暗地里通过租赁等买卖的手段积累钱财,收买轻侠、恶少年等死士,后来找够了人手,就一时聚起,鼓噪过市,冲入陈家,打散了陈茂家的门客、徒附等,把陈茂擒下,亲手杀了,——这时韩暨的父亲已经去世,他便提着陈茂的首级,祭奠其父之墓。此事过后,韩暨登时出名。

  其家原本就是簪缨之族,他又有了名气,於是他后来就被举为孝廉,又被司空征召,但他都不受应命。这个时候,海内已乱,兵战四起,韩暨遂改变姓名,隐居避乱到了鲁阳的山中,於此其间,他又做下了第二件扬名的事。那山中的山民结党做贼,欲行寇掠,韩暨为免周边乡里的百姓受害,就散尽家财以供贼党牛酒,请其渠帅,为陈安危,这帮山民最终为其感化,主动解散,没有人再去当贼做乱了。这件事传出去以后,更加提振了韩暨的名声。

  再后来刘表、袁术到了南阳,两人都来征聘於他,但韩暨看出这两人皆非成事者,便都没有理会。可却被袁术、刘表,尤其是占据了南阳的袁术逼迫不休,韩暨没的办法,只好思量从南阳逃走,就在此时,陈群邀请华歆去徐州的信到了南阳,华歆接受了荀贞的邀请,韩暨闻后,也就跟着华歆一起去了徐州,到了郯县。韩暨这人在水利上有一套,荀贞得才善用,便任他为督军从事,使其职掌州中的水利等诸曹之事。一直到现在。

  按韩暨之前的经历可以看出,这个人智勇双全,深沉有略,行迹近侠,绝非是个寻常的文生儒士,用他来做刘备的文佐,来治理颍川这块刚经过战乱之后的地方,正是相当适宜的。

  刘备和韩暨不熟,但毕竟俩人都在荀贞帐下为官,因此也知道韩暨此人的声名和能力,听了荀贞说要留韩暨为他的文佐,面上大喜,便唤韩暨的字,对荀贞说道:“明公,如把公至留为备之高助,则颍川必然稳矣!”

  荀贞说道:“玄德,我把韩暨派给你做文佐除掉其能,还有一个原因,你知道是什么么?

  刘备略作思忖,猜出了“另一个原因”,说道:“备知矣,韩公至南阳人也,熟悉南阳人物,并於南阳有盛名,如此袁公路、吕奉先若再犯我颍川,有他在郡,备可‘知彼’。”

  荀贞颔首说道:“不错,我留韩暨做你文佐,另一个原因正在於此。”

  他顿了一顿,接着说道,“玄德,今颍川,遂已大致安定,然陈兰、雷簿西窜入嵩高山中,此二贼南还南阳之路被断,暂时他俩还不得南阳,我料接下来,他二人要么会西入河南尹,绕道还南阳,要么他二人,就会作乱於嵩高山周边。若他二人窜出颍川,西入河南尹,则卿无须理会之,而若他二人以嵩高山为巢穴,乱我境中,卿则当务必将其歼灭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