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日军的新战术-第2/3页





    中央军被俘的人员一个都不要,只要那些杂牌军被俘人员。在确定了人选之后,还动用了一批伪军军官对其进行洗脑,给予的薪饷也比原来的警备队高一些。并在内部控制的时候,采取了严厉的连坐法。

    一个士兵逃跑,全队都要跟着受罚。每天晚上,都要进行晚点名。长治境内的日军采取这个办法,将壶北伪警备队快的完成重新组建。当然被俘时候难以行动的重伤员,日军基本上还是一个不留的。

    在以最快的度重新编组了伪军,并调整了日军兵力部署之后。已经完全腾出手来的日伪军,自四一年八月份开始,以日军为基干并几乎整个潞东境内的伪军全部,采取了多路齐头并进、稳扎稳打的战术,对整个潞东地区的八路军根据地实施蚕食。

    此次日军明显摆出了与以往动辄抽调数万兵力,对太行山区实施大扫荡,但却因为自身兵力不足的原因,无法在根据地内长时间停留。只能在扫荡完毕之后,便收兵回营给太行山内的八路军以喘息之机的不同战术。

    采取多路对进,对太行山根据地实施一点点的挤压式蚕食。而在壶北县境内,日军将原来一直驻扎在西部平原地带,担任封锁任务的伪晋南建**一个营,重新编组后的伪壶北警备队、伪便衣队,加上三十六师团搜索联队两个中队,一个建制步兵大队兵分三路。

    对壶北东部山区采取逐步推进的办法,利用兵力、火力,以及机动性上的优势,6续重新控制了平川、落马、硚口一线。此次日军不在将落马、硚口、平川一线,全部交给伪警备队固守。

    而是将伪晋南建**的一个营,调往了平川至硚口一线。伪警备队则全部开往落马,以及落马与潞东之间的杨树岭驻扎。而平川镇则全部由日军一个中队,加上伪晋南建**的一个连占据。

    此次日军也就相当于将伪警备队,以及伪晋南建**推到了前边。自己则在两部的身后,摆出一副督战的架势。并将伪军全部腾出手来,集中到了一起使用,以全力配合他们实施蚕食战术。

    至于壶北县城的防务,则调来了伪晋南建**的另外一个营。毕竟眼下控制着整个壶北境内白晋铁路中枢的平川,在日军眼中重要性甚至过了壶北县城,同时又是控制东部山区门户的一个战略要点。

    所以此次日军干脆将日军驻壶北境内的驻军大部,都迁移到了平川镇。只留下了伪壶北县政府、伪警察局,以及日军宪兵队驻守在壶北县城内。整个壶北县城防务,实际上交给了伪军。伪晋南建**的司令部,也从长治境内迁到了壶北项城。

    在重新抢占平川、落马、硚口三角地带,并完成了一系列的调整之后,在八月下旬开始日军两个不满编的中队,并重新组建后的伪警备队全部兵力,晋南建**的一个营。在其余两路日伪军的策应之下,采取稳扎稳打的战术,从落马和硚口齐头逐步向东推进。

    李子元多次试图集中兵力,先打掉这伙出头的日伪军。但都在其余几部日伪军的快增援之下,兵力、火力都不占据优势的他,在面临日伪军三面合围的情况之下最终只能放弃原有的作战企图。

    而日军则在重兵掩护之下一步步的将据点,修建到了落马以东的合川、硚口以东的曾家沟一线,几乎将钉子安插到了李子元的眼皮子底下。日伪军在逐步向东推进的同时,又抓捕大量的劳工,抢修从落马、硚口向东延伸的公路,试图将整个壶北东部山区一分为三。

    随着日军稳步向东,将封锁线一点点的向东推进,李子元所部的活动空间有一点点被挤压的危险。而李子元想要再一次跳出外线,调动日军向西部地带增援,以牵制日伪军向东推进力度的想法,却因为日军严密警戒而最终无果。

    在这三路日伪军的背后,日军组建了一个由三辆装甲汽车,四十辆卡车以及部分骑兵,组成的快机动部队。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这个快机动部队可以两个小时之内,抵达任何的地点。

    面对着日军步步紧逼的战术,李子元带着部队不断转移以寻找战机,试图打破日军这种囚笼战术。但在各部日伪军衔接异常紧密的情况之下,李子元多次寻找战机的企图都以失败告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