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姜还是老的辣



    张子健的这几个问题,说到了点子上。张子健的性格虽说有些滑头,但毕竟是一仗一仗打出来的,也是从战士开始一步步走上来的。他没有上过军校,甚至就连抗大都没有上过。但是实战经验,却是刚出校门就进了战俘营的王均没有办法比的。

    八路军的各级指挥员,受过正规军事教育的就那么几个。除了留学苏联的几个人之外,剩下的也不过是黄埔前几期的速成教育。绝大部分都是战大,也就是战争大学毕业的。这些军事指挥员,尽管有些人连图上作业都做不好。

    绝大部分的人,也不知道拿破仑和库图佐夫是谁。但是从战争中一步步走出来的他们,实战经验却远非那些受过正规军事教育,但没有上过战场的军官要好的多。一个合格的军事指挥员,最关键的东西还是要靠战场上去积累。

    对于一名军人来说,战争大学是最好的学校。只是从这样学校走出来,要想真正的存活到毕业,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些人走到团职干部位置上,除了实战经验极其丰富之外,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战争的幸运儿。

    也许他们身上伤痕累累,也许他们都曾经从死人堆里面爬出来。但是与那些倒下后再也没有起来,将生命与身体留在鄂豫皖、川陕、川西北的雪山、草地,还有那黄沙弥漫的河西走廊,留在华北各个抗日战场上的战友相比。

    他们还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活了下来。在经历了几乎这个世界上所有军队,都没有经历过的苦难,以及漫长的战争生涯之后。他们锻造的不仅仅是筋骨和精神意志,还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以及战场指挥能力。

    当然,从来没有过空中支援,以及从未得到过大规模炮火支援,以及坦克配合的他们,如果指挥一支现代化的合成军队,他们还力不从心。但论起步兵的基础战术上,他们在战场上却从来没有怕过谁。伏击战、运动战,山地游击战,才是他们真正的强项。

    姜还是老的辣,这一点不承认不行。张子健的这几个问题一提出来,王均的脸色多少有些不自然。张子健几个问题中的佯动一事,王均也曾经考虑过。但他认为这种部署,还是应该以上级决定为主。

    至于其他的两个问题,他还真的没有考虑过。尤其是那些被俘青壮年,身体能不能承受得了在被营救出来,快速撤离所需要。自己在鬼子的战俘营和劳工营都待过,当时自己和一同被俘的兄弟,受到的那些待遇怎么都忘了?

    当时看守自己这些兄弟的日军,每天连半饱都不给吃。整天饿的两眼发昏,别说干活了,就是走路都费事。尽管现在看押这些被俘青壮年的都是伪军,也都一样是中国人。可那些早就忘了什么叫做祖宗的人,会因为那些人是自己的同胞就另眼相看吗?

    王均知道,指望这些王八蛋发善心根本就不可能。就算出于不为自己找麻烦,那些看守的伪军也不会让被俘人员吃饱饭的。成百上千的青壮年关在一起,让他们吃饱饭,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更何况伪军也知道,这些被俘人员之中肯定有隐藏的八路。

    那些八路地方干部,还有一些所谓的民兵之类的武装,甚至是老八路都是不穿军装的。一旦形势危险将枪一埋,要是没有人帮着指认,单从外表来看与老农分不出区别来。这些人尤其是那些老八路,动员能力都是很强的。

    要是给这些人吃饱饭,那岂不是给自己找麻烦?要是这些人闹起来,到时候日本人怪罪下来,谁能承担得起责任?被俘人员身体素质,肯定承担不了急行军的力度。这一点,自己怎么给忽略了。

    张子健几句话点出来,多少有些受到刺激的王均,在经历过脸色一些不自然之后,但也快速的冷静下来。他这才明白,这支即便现在还是友军,但在他那些曾经的前同僚口中,其实一直都称之为匪的军队,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样。

    原本以为这支军队,就是由一群打字不是一个的泥腿子构成。即便是高级军官,也没有受过什么正规的军事教育。甚至某些手下实际兵力,在那边都应该称得上中将一级的军官,字都写的扒扒拉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